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关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后世民众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直接导致了清初的政治改革
C.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D.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2018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李贽是晚明中国“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反正统意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源),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

—李贽《焚书》

材料二   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是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在中国,他的后继者们赋予了他如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世界上,他被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先行者利玛窦称为“中国人中罕见的典例”。

—摘编自《李贽评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并据此分析其思想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的理解。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思想发展的态势。

2018-07-06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天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每日一题·2018快乐暑假》高二历史

3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请回答:

(1)概括儒学使“被捧上独尊地位”的措施

(2)“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至少举出三人)

(3)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2017-12-10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二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