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其核心内容是“亲亲”“尊尊”,强调“亲亲有术”“爱有差等”。封建等级制度到汉代得到进一步强化,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上溯于天”,对其作了宗教神学的论证。朱熹则把它发展为神秘的“天理”,王阳明则宣扬“心即理”,认为人人具有先天的维护等级制度的“良知”。王艮在解释“百姓日用之道”时,认为无论贵贱贤愚都具有共同的物质欲求。何心隐则明确提出了“凡有血气者莫不亲,莫不尊”。

——摘编自丁冠之《论明清实学的早期启蒙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完整、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时代的民本内涵有所区别,先秦时代的儒家民本思想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奠定了中国特色民本思想的基调,明末清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理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进步思想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要求限制君权,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潮,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

时期人物言论或主张
先秦时期孔子“均无贫”“修文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墨子统治者对小民要“兼相爱,交相利”
孟子仁政,以德服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封建社会董仲舒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
柳宗元吏为民役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近代时期康有为天下之公,非一人之私
梁启超反对“君为政”,主张“民为政”
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摘编自崔之清《儒学的民本思想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本”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28次组卷 | 6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汇总。

时期特征
先秦中国文化的孕育和奠基时期:由迷信天命到敬德保民、注重礼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民族认同等
秦汉
魏晋隋唐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南北文化地域特征明显等
宋元
明清前期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迟暮时期:专制的强化致使思想僵化、西洋科技逐渐传入、文化集大成与僵滞并存等
近代

——据郑师渠等《中国文化通史》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与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说明理由。(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下表为知网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部分论文检索目录,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认识、理解。

关键词论文目录索引
儒家思想《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秦汉时期儒学的衰落与复兴》《论儒家思想的变迁及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汉代儒学与民间信仰融合共生的文化形态》
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综说》《秦亡法家思想不可承受之责的探析》《先秦法家与依法治国》
文化融合《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先秦儒家、法家、道家君道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整个古代中国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儒学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1-02-04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个体意识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在发展变迁中会受到社会正统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长达两千年,对于中国古代的个体意识变迁的影响不言而喻,儒家思想经历了孔孟、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等学派的流变,每种流变都对个体意识的发展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时而促进,时而抑制,时而保守,时而反弹。从孔子的承认个体意识的存在,到孟荀时的有所发展,再到童仲舒和朱熹时代的限制和压制,后经明后期的短暂觉醒,最后重归理学的禁锢。毫无疑问,中国古代个体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这种变迁也是深受中国古代正统思想地深刻影响的。

——摘编自李浩《儒家思想流变对中国古代个体意识变迁的影响》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提炼材料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至少论证两个时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某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氏主平等,大不利于专制;老氏主放任,亦不利于干涉,与霸者所持之术,固已异矣。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于帝王抑民,最为适合……孔学说忠孝,道中庸,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其道可久,其法易行。……”

——梁启超《中国思想史上的儒学统一时代》

建元五年(前136年)复置五经博士。公孙弘以治《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而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五经立为官学,民间不禁讲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从儒家角度来看,汉代以来,作为中国本土主流思想的儒学发展出现了某种中断,宋明理学是先秦儒家学说的复兴,同时也是中国本土主流传统的复兴。宋明理学道统说的意义就在此。

        ——陈来《宋明理学:为往圣继绝学》

梨洲(黄宗羲)贵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说明。
要求:1.主题明确。2.运用材料说明的基础上,可自行添加不超过两个论据(也可不加)。3.表述准确,逻辑清晰。
2018-11-15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表为古代儒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表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朱熹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促进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结合上表信息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变迁与儒家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