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黄宗羲和王夫之在明末都加入复社,清初又都参与抗清斗争,失败后选择归隐著述;顾炎武秉承“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宗旨,深入华北考察金石地理、遍览风土民情、广寻地方志略,著成《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思想家的经历
A.是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反叛B.体现格物致知的修身功夫
C.折射封建统治危机的加剧D.是士大夫阶层的共同写照
2022-05-21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明清帝国-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2 .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022-09-06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易错点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3 . 黄宗羲反对“国君视民如囊中之私物”,顾炎武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王夫之倡导“惩墨吏,纾富民”。他们把思想从超越追求提升到现实关怀,但无法开创出一条时代新路。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科举选官制影响
C.程朱理学趋于僵化D.新经济因素薄弱
4 . 顾炎武曾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     
A.仍受制于封建思想的束缚B.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
C.对儒家文化缺少必要反思D.对理学空疏之风不满
5 .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顾、王的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回应。……既非启蒙,也非对理学的续述,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价值观念的回归。”据此可知
A.理学不利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理学失去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2022-03-15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5月21日——中国古代史易错矫正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6 . 《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这里的“先天不足”具体是指
A.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薄弱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D.程朱理学在社会上根深蒂固
7 . 明代地方官并非严格按照客观性的法律条文对案件做出审判,而是以是否违反“礼”,作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的依据,同时用“情”“理”“义”等话语对当事人进行劝诱和教导。明代地方官此举
A.发挥了儒学的教化作用B.反映出君主专制统治的弱化
C.导致社会秩序日益混乱D.表明理学开始成为统治思想
2022-06-26更新 | 384次组卷 | 5卷引用:6月4日——热点5:法律法治专题-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8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这里“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B.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
C.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不安D.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9 . 下面是某位同学所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示意图。其中,符合阶段④历史特征叙述的是
A.新儒学具有民主启蒙的意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C.以王夫之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想,开向西方学习先河
D.批判理学和抨击君主专制的新儒学未能成为社会主流
2020-01-10更新 | 632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快乐观简表(部分)

时间学说代表人物内容
公元前5世纪儒家孔子
孟子
儒家的乐在于精神之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此外还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
16世纪反正统意识的思想家李贽在维系儒学道德价值前提下,从基于“知足”之上的“贫乐”,转向基于“不知足”之上的“富乐”;从源出于“惕励”“战兢”的“无逸之乐”,转向源出于闲情逸致的“逸乐”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去自由竞争、追求利益,国家奉行自由放任,从而使总体的幸福快乐达到最大量。如果资产安全与平等不能兼顾,就必须放弃平等,而维护私有财产的安全
1848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共产主义要“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公有制社会,使财富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快乐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内在转向》等


从材料中任选一组或两组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快乐观”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2-08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