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甄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又说:“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导致其思想主张的主要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压制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资本主义的萌芽稀疏微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甄,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他主张立国之道在于富国,富国必先富民.他谈到:王公之家,一宴之费耗去农家一岁之获.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不平势必影响天下的安定他主张明君、贤辅、良司应该实行“养民之善政”“古之贤君,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他希望“农贾乐业,衣食滋殖”“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针对民间苏州育婴堂收养弃子一事,他认为“此一乡之善事也”,政府要担当起救济百姓的重任.救助弃婴扩而大之为鳏寡孤独废疾贫病之人的根本,是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

——摘编自王卫平«富民与养民:唐甄的社会保障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富民与养民”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甄“富民与养民”的思想主张.
2020-12-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攘。……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下列与唐甄思想相似的一项是
A.制定经济计划B.国家干预C.建立福利制度D.自由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之际的唐甄在《潜书·远谏》中愤然地说:“川流溃决,必问为防之人;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至于国破家亡,流毒无穷……非君其谁乎?”这表明唐甄(     
A.冲破了封建伦理纲常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D.是明清主流思想的代表
2020-01-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朝思想家戴震说“古之言理也,就(顺遂)人之情欲而求之,使之无疵之为理:宋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而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悲哉!逆之矣!”对戴震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程朱理学全面继承了古代理的思想
B.批判将天理和人欲相对立的说教
C.反对心学,主张回归宋代理学
D.主张彻底摈弃人的情欲才能达到理的真正境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2013-05-30更新 | 136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届高三九月调研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唐甄(1630-1704年),清初著名思想家。经历明亡和农民起义洗礼的他,以上古“三代之治”为摹本,论述了他所理解的理想国。唐甄认为君主应以遵守道义原则的方式对待民众。“天下之大可恃乎?甲兵之多可恃乎?君惟不义无道于民”,则“推之如蹶弱童也”。所以,国家要长治久安,君主须重民爱民。为此,他告诫君主“立国之道,惟在于富”,“富在编户”,“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他承认天子之尊,但“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统治者和民众都仁爱、中和,上下形成一种秩序井然、整个社会安宁和睦的氛围。这就是唐甄追求的理想王国。

——摘编自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甄设计“理想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唐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理想国”的不足之处。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他认为只有皇帝同各级官吏共同掌握政权,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他还提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材料四   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并指出它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材料二中黄宗羲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材料二、三、四所反映出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列举这三段材料中能反映该思想的关键语句。
2019-10-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