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康德说:“一切不正当的东西,都是普遍法则意义下的自由的一种障碍,但是,强制就是自由所遭遇的一种障碍或者阻抗。因此,如果自由的某种应用本身就是普遍法则意义下的自由.的一个障碍以及是不正当的,那么,与这种障碍相对立的强制,作为自由障碍的隊碍,就与普遍法则意义下的自由相一致,亦即是正当的。”据此可知,康德认为
A.自由是不正当的行为B.普遍法则是立法原则
C.理性自由是有界限的D.理生与秩序难以协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22-05-17更新 | 2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铜城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百科全书》部分主要作者及其代表作编纂条目列表,下表反映出
撰写人涉及学科条目代表作
狄德罗美学、农学、手工艺、政治学、哲学艺术、农业、日工、手工业者、钢、自然法、爱真理者、政治权威
马菜神甫神学、古代史、近代史、诗歌
达朗贝尔前言、数学、物理学日内瓦
伏尔泰历史学、哲学历史、智慧
卢梭政治经济学、美学和弦、伴奏

A.启蒙运动孕育了近代科学B.法国社会思潮冲突明显
C.启蒙学者宣传多元性知识D.法国成为制度变革先锋
4 .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信,存在着牛顿所证实的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都受到理性的检验。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
A.根源于经典力学体系B.成为压抑个性的新权威
C.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D.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中期,卢梭提出,“要想实现人人平等,就要建立人民主权。所谓人民主权,是通过人民制定社会契约来体现公共意志。人民的意志需要靠法律提供保护,所以要建立一个法治国家”。这一主张
A.反映了资产阶级巩固政权的要求B.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C.体现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政治取向D.揭示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民阶层力量削弱
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人文主义不断传播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019-05-14更新 | 123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还撰写了《对自然的解释》《生物学基础》《关于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等著作。另外,康德也有大量自然科学的著作,伏尔泰不仅对牛顿很崇拜并亲自做了大量科学实验。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脱胎于近代的科技革命B.运用了科学精神和方法
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D.摆脱了神学观念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世纪法国巴黎王公贵族和资产阶级普遍在家中装饰一间令人愉悦的沙龙聚会场所,成为“产生最杰出思想作品的工作室",“人们可以在那儿见面,互相交谈,谈话有时甚至是很风趣而且大胆的”。巴黎的这一“时尚”
A.为新思想的孕育和传播提供条件B.是工业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结果
C.表明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趋同D.推动了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
2021-05-07更新 | 40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世纪,欧洲画家放弃表现超人,转而描绘普通人,并将其置于表现的中心。这一时期,风俗画战胜了历史画,它描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和暴力、欢乐和绝望等形式,这样的画并没有描绘原始的现实或是理想的美,而是渴望把握世界的真理。这表明18世纪的欧洲绘画
A.体现了文艺复兴的价值观B.深受现实主义思潮影响
C.深受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D.开始摆脱宗教观念束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40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应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