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A.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B.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D.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2021-11-10更新 | 780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1-06-12更新 | 11329次组卷 | 7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启蒙思想家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想”为基础的社会,他们主张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真正信仰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政权。由此可知,启蒙运动
A.专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构
B.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C.消除了普通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D.否定了传统的理性主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些欧洲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
A.借以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C.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对中国文化的理性认识
2021-06-03更新 | 10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世纪教会统治时代,人们认为夜里魔鬼出没,异端活跃,它们都是上帝的敌人。每当夜幕降临,城门关闭后,宵禁和治安巡夜就开始了。此时,街面上空空荡荡,室内停工歇业。

15世纪初,欧洲一些城市要求临街住户在一些指定的夜晚挂出油灯、蜡烛等灯具,其目的不是考虑市民夜行,而是改善治安条件。

17世纪,夜生活开始出现,但大多数市民还没有介入夜生活,普通商店仍然是蜡烛一亮就关门。到18世纪初,一些曾属贵族圈子的娱乐活动开始扩及民间。例如化妆舞会,普通民众只要买一张票就可参加,舞场上点起的蜡烛多达500支,舞会一直持续到半夜。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剧院、俱乐部、赌场、酒馆成为欧洲人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汽灯很快普及,灯光的使用已超越了实用照明的范围,成了一种炫耀和吸引眼球的手段,强烈地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与此同时,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夜班工作制形成。

19世纪90年代,英法等国相继实行8小时工作制,采用两班制或三班制劳动。三班工作制把整个夜晚都纳入劳动时间,夜以继日终于成为现实。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夜班劳作没有减少,电讯、交通、能源供应、新闻媒体、医疗健康,以及一些商店和休闲场所,都提供24小时服务,更多的劳动者在夜间忙碌。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黑夜史”,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有学者指出:18世纪,过激的人们借助理性这一普遍的永恒概念,所推行的只是强权和压制。启蒙运动导致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置于生态环境的对立面。人们认为运用科学不仅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也可以改造社会,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该学者意在说明
A.强权政治压制了思想解放B.启蒙运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C.启蒙运动存在一定的缺陷D.科学研究推动了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22-05-17更新 | 2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世纪的思想家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才干的绅士及“事业家”,他反对脱离实际的中世纪的教育内容,着重实科教育,所订的教学科目有阅读、书法、语文、地理、算术、几何、天文、历史、法律、自然科学、簿记等。这一主张
A.反映了文艺复兴张扬“人性”B.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C.强调了受教育者的均衡发展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18世纪法国某学派编撰《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插图,其标题从左到右分别是天文学、气象学之暴风雪和骨骼解剖学。在这本书里,他们为读者介绍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方
A.近代科学的产生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理性时代的到来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卢梭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绝无谬误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B.反映了其思想的激进偏执
C.阻碍了启蒙思想宣传发展D.诱发了现实主义思潮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