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培育了一批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重视与民休息的帝王,造就了许多体恤民情、敢于为民请命的贤臣良吏,孕育了众多敢于“为生民立命”、挺身为民众说话的思想家。许多统治者不仅宣扬民本论,还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

民本主义理论高度适应了农业化推广、深化的文明趋势:以力农、重农为基调的生民利民主张和平均主义的经济原则,与法家的重农抑商观念相互呼应,推动定居农业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达到农业化时代的极致水平;序上下、齐万民的教民、化民略与法家的刑治主义相互整合,极大地充实了集权体制的人文理性与实用智慧,促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升华为农业文明时代最具制度张力与弹性的集权形态;重视民情民意的保民得民理念与墨家兼爱交利思想、法家富民强兵的耕战取向相互补充,形成了管理、凝聚广土众民相对有效的农业化治理模式,帮助历代王朝蓄积起古代世界极其强大的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刘慧娟《论中国的民本思想》等

材料二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壮大,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历史任务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给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洛克、潘恩、杰斐逊、卢梭等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民有、民享、民治”等基本思想。

西方的民主理论以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讨论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阐明了人的自由、生命和财产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既不可转让,又不能剥夺;论证了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们的自然权利,人民是国家的主权者,国家是保护人民自然权利的工具;为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防止专制制度出现,应当实行法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

——摘编自吴巨平《略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的重大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在精神实质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启蒙思想家主张放弃人性中的某些权利,换得一个公共权力来保障自己最低限度的法律上的权利。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宣告。当政府和法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时候,人民有权废除它。这反映的是
A.天赋人权学说B.三权分立学说C.人民主权思想D.法律至上原则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试论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是中外关系史上的两件大事。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近代西方主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大都传到了中国。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传入西方近代知识和理念的同时,也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去。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造纸、印刷、农艺、饲养、医学、药物、数学、天文、造船、建筑乃至诸工百艺,都引起了西方传教士浓厚的兴趣。他们不遗余力地翻译、评介这些浓缩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以滋补处于起步阶段的西方近代社会。儒家典籍和随后传至欧洲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在欧洲的上层社会和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狄德罗主持的百科全书派,热心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将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作为无神论或自然神论的有力武器。直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还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力推崇中国儒家文化?
(3)综合以上内容,你从文明交流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0-08-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多样性和交融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是并存不悖的两种文明交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思想发展以救亡图存为主线。如何救亡图存?部分“先进中国人”积极探索新路,大体上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向俄国学习、走自己的路的三个阶段,出现了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新文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等。

——周明学《高中历史讲义纲要》

材料二 17-18世纪由于欧洲社会转型对文化的需求,他们在文化发现中找到了中国文化,并引入欧洲,到18世纪形成“中国热”。这“中国热”是欧洲文化需要同中国文化特别是人文文化特点和先进性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结合,是欧洲文化创新之始;中国文化对欧洲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

——冉昌光《中学西渐与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


问题: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基本历程。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学”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卢梭提出这种思想的背景是,当时法国
A.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民主共和成为思想主流
C.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6 . 伏尔泰相信政治权力及国家领导权应该由少数人即富人掌握,希望“开明”君主能动手消灭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卢梭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民主共和国,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他攻击英国议会制度,认为人民主权不能被代表。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呈现丰富性和复杂性B.共和制优于君主立宪制
C.启蒙思想影响了后世政权设计D.两者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3世纪末到17世纪,被称为西欧的”原初现代化”时期。现代意识的兴起是其中一个表规,其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他们并非环环紧扣,但精神实质却机通相融。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性B.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
C.激发人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D.推进人类自主自觉自信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这一思想新变化
A.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B.否定了宗教的社会作用
C.导致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D.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9 .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它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相比于文艺复兴在提高“欧洲人民的觉悟”方面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新发展。
10 .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D.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2021-03-23更新 | 5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