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4世纪到16世纪长达300余年的时间里,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冲击封建贵族统治的两大革命。革命之一的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而后传播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全欧洲。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林雪原编著《西方文化漫谈》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人们常常描述说,进步思想是现代或自17世纪末叶以来欧洲文明的支配思想或特有思想。然而进步思想却是在1700年以后才日益变得明晰。有文化教养的人也不见得相信迷信,一切超自然的观念对许多欧洲人来说,日渐淡薄。“现代”人不仅不再害怕鬼怪,他们也不再害怕上帝。“哲人”意指哲学家,而“富有哲理”在18世纪的意思是说,以批判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去探讨一切课题。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欧洲进步思想的核心内容及产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从距今约5800年至约3500年可划分为中华文明的古国时代,其中距今5800—5200年前后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此成果将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线向纵深推进了约五六百年,由此可知(     
A.对中华文明起源有了更深刻认识B.古国时代中原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
C.历史学发展取决于考古技术进步D.牛河梁遗址表明中华文明已经形成
7日内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一位同学的搜集的史料,通过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史料一《逊位诏书》:“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史料二《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A.保障了晚清到民国权力的和平过渡B.体现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
C.维护了近代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D.完成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实践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21875年,大约20万中国人移民到了加利福尼亚。一些人,如陈兴发,买了船票,在淘金热中发了财;然而大多数人作为契约劳工从事种植业或者参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筑,还有5万中国移民去加拿大淘金,或去加拿大修筑太平洋铁路。日本和中国的移民来到秘鲁,或在沿海的棉花种植园中工作,或开采海鸟粪生产肥料,或修筑铁路……移民为美国社会带来了新鲜血液,他们的音乐、舞蹈、节日、运动和语言,丰富西半球的文化多样性。拖家带口的移民通常集中在特定地区。然而美国本土的白人公民对于如此多的新移民开始感到不堪重负。对外国人的厌嫌常常使本土白人对如潮水般涌入工业城市的移民产生敌意:1882年美国政府明令禁止中国移民进入美国,1907年禁止日本移民进入美国。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台湾已不再是闽粤人口外迁的主要方向”,而海外移民则成为沿海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粤东生齿过繁,久有人满之患。三十年以来,谋生海外者,其数既逾百万。其始多不肖奸民,脱逃转徙,以外国糊口较易,稍稍艰衣缩食,便能捆载而归;后遂有正经商人,携本觅利者”。五口通商后,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战争爆发以后,闽粤地区向海外迁徙人口剧增,如福建“漳泉两府,地稀人稠,居民贫困者多无以为谋生之术,幸海禁大开,于是相率出洋谋食者近至四百万人之多,皆散见于南洋各埠,几于无处不有华人足迹,极一是时之盛已”。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为排斥亚洲移民而采取的措施以及亚洲移民浪潮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即设定1913年指数为100,以此为基准两国各自工业产值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③处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B.②处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得益于苏联模式建立
C.①处美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得益于工业革命
D.④处美国工业发展遇挫主要受“滞胀”的影响
2024-06-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知,该讲话意在(     
A.指导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B.为认识基本国情奠定了基础
C.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D.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2024-06-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围绕中国社会史的有关问题,中国史学界掀起了一场大论战,此次论战从史学角度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此次论战的展开(     
A.说明史学须满足现实政治的需要B.反映史学发展与政治进程的联系
C.表明外来文明传播推动史学发展D.标志着中国史学的马克思主义化
2024-06-0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贤人之学,由教而人者也,人道也,人之所以得名,以其仁也”。因此之计,教育的要求是培养那种“能自振拔而有为”“因其志节而激厉,裁抑之以进于道”的人。“人须气魄大,刚强有为底(的)人,方做得事成”。朱熹反对把学生培养成“乡愿”式的人物,即那这种只会奉承拍马,看权势者颜色行事的人,主张培养“狂捐”、性格耿直之士。朱熹认为“今人须先立个志趣始得,还当自家要做甚么人,是要苟简做个人。……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乃好,不可驾空细巧,大率要七分实、三分文,如欧公(欧阳修)文字好者只是靠实而有条理。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

——摘编自黄于《晦庵朱先生状行》

材料二   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政府教育总长后不久,即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是根据清末学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宗旨而加以修正,改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五项”。其本质意在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两千年墨守孔学的旧习。蔡元培从哲学高度较深入地分析了自己对世界及人生的认识。“则所谓人生者,始合于世界进化之公例,而有真正之价值。”他反对君子时代用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奴役受教育者以供其驱使的教育方针,认为教育应有其崇高的目的,教育应脱离政治的控制和宗教的影响。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观点,他强调坚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关于智育,毛泽东同志也一直十分重视,早在1941年就对革命干部提出要能看能写,掌握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这是做好革命工作和学好革命理论的基础。在全国解放前夕,针对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即将来临的形势,毛泽东谆谆教导干部“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习经济工作。”

——孙永生刘永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湖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教育观的内涵并阐述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特征,并对这一教育思想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认识。
2024-06-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英法两国之间海上争夺的结果,使一个世界范围的英帝国初步形成。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成为世界的海上强国。战争带来的收益,极大地加强和巩固了英国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表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此后英国政府将关注的重心转向生产,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摘编自张佳音《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航海条例》《列举商品法》《谷物法》,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些政策越来越不适应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以《航海条例》来说,根据这个条例,垄断航运业的英国大商人、船主可以任意抬高进口原料的价格,自然不利于工业资产阶级。《谷物法》对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也很不利。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1846年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炮舰政策分不开的,即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如1840年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并对该政策进行评价。
2024-06-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24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主题为“打破僵局:重塑两极分化世界中的合作”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23—2024年全球不均衡的发展正在让最贫困的群体进一步掉队,这种现象必须通过集体行动加以解决,“去全球化”既不可行也不现实。该报告旨在(     
A.强调重塑国家之间的合作B.主张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
C.加强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24-06-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