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亚当·斯密改变了18世纪法国一批思想家从政治的维度来思考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模式。这从侧面印证了
A.法国的启蒙原则无推广价值
B.英国已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自由主义源于商业发展需求
D.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独树一帜
2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341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湘阴县一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3 . 18世纪有西方学者认为,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伟大目标。根据自然的法则,根据理智,行政长官被赋予实现这个目标的权力。人民最大的利益是自由,它之于国家如同健康之于个人一样重要。这反映出该学者已经理性的思考
A.人的权利来源B.人民与政府的契约关系
C.罗马法的价值D.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4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这表明法国知识分子
A.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解放人性
B.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绝对权威
C.认识到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作用
D.借鉴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研究人类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启蒙思想家康德曾经说过,服役的军官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同时也可以作为学者对这一命令在军事上的恰当性加以评论,并交给公众去判断: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缴纳所规定的税额,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也可以对这一-税收的 正当性加以质疑,并公之于众。该言论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是
A.做事应当坚持双重标准B.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
C.人都应当努力成为学者D.法令应当具有公信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三权分立说B.君主立宪制C.社会契约论D.人民主权说
2021-10-10更新 | 284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前后的启蒙思想包含很多复杂的观念,以下的这几个“子概念”相互关联,构成启蒙运动思想的基本架构:(1)宗教宽容精神、(2)怀疑批判精神、(3)理性主义、(4)理想主义。思想家们主张应由个人选择而非由国家决定宗教信仰形式;揭露社会流行观念和成见的谬误,用批判的方法检验所有公认的传统习俗、制度和信仰体系;启迪民众的心智,相信自己和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并相信人类可臻完善以及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


根据材料,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概念”,结合近现代的中外历史,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2-07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英国学著约翰:罗伯逊认为近代西方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公众群体开始受到重视",“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类现世生存状况而不问来世福分祸兮的运动”。这场运动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动摇了教皇地位
C.树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D.改变了世界格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酸运动时期部分作品信息表

时间作者国家(地区)作品提示信息
1620培根英国《新工具论》自然中真正存在的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个体
1625格劳秀斯荷兰《战争与和平》法的原则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人的本性
1651霍布斯英国《利维坦》把教会置于国家和君主管辖之下,由国教管制人民
1677斯宾诺莎荷兰《知性改进论》探讨了寻求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指出真理和实在的系统一贯性
1697培尔法国《历史与批判辞典》批判封建宗教,无情地驳斥正统的基督教信仰
1721孟德斯鸠法国《波斯人信札》专制主义统治下的法国是极不合理、极不公平的社会
1758爱尔维修法国《论精神》攻击一切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
1774潘恩美国《常识》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贵族暴政的肮脏残余,是两者利益的终极代表
1781康德德意志《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数学、自然科学是怎样成为科学的,提出哲学也应该模仿自然科学走上科学之路
1790拉吉舍夫俄国《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尖锐地揭露农奴制度、专制制度的罪恶

参考表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