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英国期间深入研究了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后来写下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
B.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C.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D.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造就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62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写道:“人民在立法权中无法被代表”,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这表明卢梭
A.主张人民主权B.要求普遍选举C.否定议会政治D.主张分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这样总结18世纪前期法国印刷业的发展和书籍的出版情况:神学书籍的数量不断下降,而科学、艺术和文学的书籍数量增加;图书馆阅览室、租书店这些公共机构数量井喷,使得公众能够阅读书籍。这从侧面印证了当时法国
A.不断加强封建君主专制B.对印刷业进行革命性改革
C.主导欧洲宗教改革进程D.社会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2021-11-04更新 | 786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文科)试题
4 . 伏尔泰对英国革命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及权力构造十分称颂,认为:“英国政府这种可喜的混合:下院议员、爵士、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据此可知,伏尔泰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主张社会契约论
C.坚持人民主权原则D.倡导自由与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64年,德意志思想家卡贝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法律的基本宗旨应是保卫社会秩序而不是报复犯罪,法律应该永远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为目的。该思想
A.旨在为资产阶级法律辩护B.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C.宣扬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D.批判了封建法律的黑暗
6 . 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并运用这些定律把星星、地球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他建构的世界内,并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能够被认识。”牛顿的这一认识
A.是对绝对时空观的否定B.为启蒙思想提供了借鉴
C.对经典力学提出了挑战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7 . 他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认为最理想的是“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雨果曾评价说:“(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是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康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伏尔泰曾经因为对培根、洛克、牛顿等人学说与思想的宣传,而被国内一些批评者嘲讽为“崇英狂”。对此,伏尔泰愤然回应道,成百上千的人在大声疾呼,斥责崇英狂,倘若这些演说者想把像英国人那样研究.观察和思考的愿望说成一种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反映出法国当时
A.宗教束缚阻碍了近代科学形成B.理性主义尚未成为社会共识
C.已经是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心D.自然科学传播危及封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750年“美学之父”德国的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他关于美学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感性认识的学科;二是认为“美学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反映了
A.对于理性思潮的批判B.工业革命发展的新需求
C.人主体地位开始确立D.对审美情趣的感性关注
10 .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A.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B.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D.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2021-11-10更新 | 781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