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18世纪后半期,整个欧洲大学和类似的机构主要讲授的是经济学、技术学、医学和自然科学这类学科,实际操作的知识优于口耳相传的知识,在许多大学里,神学丧失了它的领导地位,学校越来越多地重视教育学生自己思考。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近代科学的产生B.工业革命的完成C.理性主义的出现D.启蒙思潮的影响
2 . 有学者指出,伏尔泰以及他花费巨大精力去教育和解放的那一代人都相信,存在于人与自然中任何东西的功能都可以得到解释,而且所有那些通常称为神学、形而上学以及挂着其他招牌的隐蔽的教条和迷信,都将彻底完结。由此可知,伏尔泰
A.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B.将人的理性置于崇高地位
C.造成了西欧普遍的信仰危机D.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
3 . 中西启蒙运动

材料一   西方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这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旗帜和标志。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对文化的摧残和人性的束缚,解放了人对世界和宇宙的看法和了解,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对自己的看法。启蒙运动中,西方思想家发现了人自己、良心和社会正义,人们向往的是人性、财富、艺术、爱情、世俗生活、自由平等和理性。

——摘编自骆徽、王志红、刘雪飞《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改造国民性,摧毁旧传统。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及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藏着政治的因素。就像陈独秀说的那样,这个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它仍然既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已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救亡主线。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方启蒙运动相比,中国“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4 . 18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学流派众多,但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描绘上层阶级之间奢靡做派的贵族文学。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多次提到:宁愿如历史中尚武的人物一样,放下纸笔,走出室外,去做一些真正实际的事情。由此可见,卢梭本质上为了
A.捍卫人的美德B.质疑艺术成果C.宣扬天赋人权D.批判虚空浮华
2021-09-18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了《百科全书》。为了完成《百科全书》,秋德罗把法国最优秀的100余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师、航海家、军事专家和医生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以传授新知识和宣传理性主义为己任的“百科全书派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的出版至1772年,共出版了28卷,此书概括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书问世后共出了七版,其中第一版就轻松售出了4000册。百科全书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材料二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由纪的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主要囊括了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此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但是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其中科学技术的作品也寥寥无几,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在中法两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洛克认为国家只是一个“守夜人”,其产生只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政府合法性来自于自由、理性的人们的同意,一切政府的权力都是有限的。洛克在其代表作《政府论》(1687年出版)中,论证了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都属于自然权利范畴,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并认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根本的。洛克主张全社会应该任由人的利己之心去主导行动,如此无为而治,就能达成全体成员的利益最大化。

——摘编自王帆《从卢梭到马克思: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亚当·斯密《国富论》即是洛克自由主义思想在经济倾城的体现英国宪政设立限权的政府以保障人民权利,以及美国个人主义的立国原则都是洛克自由主义思想的体现。他的思想在关于人性的自我完善与弘扬自强自律精神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经过西方近代以来200多年的实践之后,已盛极而衰,体现出明显的失败之兆。

——摘编自王帜《从卢梭到马克思: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自由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7 . 18世纪下半期,巴黎三分之二的房屋开始有了孩子单独的卧室,七分之一的房屋有专用的餐厅;1789年,法国革命政府终止了各种形式的司法酷刑;1792年,法国首次采用断头台,减少罪犯痛苦,因为即使死刑犯“亦是血肉之躯”。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人文主义深入到家庭内部B.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关系
C.革命体现启蒙思想的原则D.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和废除的,人民有权再造一个政治体,人民始终掌握立法权,并可以随时改变政府。卢梭的上述思想
A.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B.充分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平等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D.事实上否定了天赋人权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15世纪末,①率先海上探险,人类对地球认识有了新飞跃
B.18世纪,②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C.16世纪前期,③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D.14世纪,④的新文化运动,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1-06-12更新 | 11344次组卷 | 7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富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