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段论述中“大兴土木”的表现是
A.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B.批判神权统治
C.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D.宣扬人性解放
2 .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2018-01-29更新 | 458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所强调的,是人民百姓作为人的权利,由是批判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制度是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他们强调的不是民生与民用,而是民权,并以此批判君主。它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我国近现代思想家的民主思想,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关于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各级官吏都是人民公仆,一旦政府压迫人民,人民就有权利推翻它。这些建议的出发点,便是天赋人权的观念,即每一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是天赋的,任何人都不能剥夺这些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启蒙思想家一般地都是以全人类代言人的姿态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近代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西民主理念上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启蒙思想的政治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