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 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它)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会双手被缚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伏尔泰所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为什么?举出实行类似政治制度的其它两个国家。
2021-05-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两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3)概括材料四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12年,意大利学者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指出: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把“强权政治”的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把“道德”完全排除于政治之外。马基雅维利的主张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政治内涵
C.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理性精神D.奠定了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
5 . 大革命时期,仍旧穿着老式贵族服装的人会遭到嘲讽。大革命后,衣着华丽者几乎有反革命的嫌疑,而下层民众简单、朴素的服装样式却成为时尚潮流。服饰不再是等级制度的鲜明外衣,而是法国人民政治立场的表现。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政治参与的强化B.经济基础的变革C.基础教育的发展D.理性精神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洛克的思想中,给予了个人、社会及其政府以各自不同的权利和活动空间,它们之间相互不可侵犯、相互不可替代,而政府不可越权是维持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关键。要想处理好个人、社会和政府的关系,至关重要的是政府权力有限。这表明洛克主张
A.分权制衡B.开明专制C.天赋人权D.社会契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这一构想
A.遏制了独裁政治形成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C.最早在法国付诸实践D.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8 .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2020-1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知识线索图(箭头表示因果关系),中间空项应该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人权宣言》
10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A.彻底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D.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思想
2020-08-01更新 | 41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