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1 . “有一种强大的光在全世界散播开来,特别是在英国和荷兰这两个自由国度……文学与知识必将空前地大步前进”;他们大多持世界主义的观念,他们谈论的只是全人类;他们都怀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多把英国视为理想政府的典范。上述思想和现象产生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
C.新航路开辟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2 . 18世纪后期,为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狄德罗等人开始编写《百科全书》。编写期间,狄德罗等人曾多次深入社会实践,如到工厂、车间考察。该书包括众多条目,如“冶金术、机械艺术、立法者、天然平等、自然权利、理性、学校、圣饼(宗教仪式的浪费)”等。《百科全书》的问世
①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③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④有利于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B事件实际上是对A事件的
AB
批判对象天主教会神学观整个“黑暗中世”
涉及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经济、科学等
批判形式借助宗教外衣理性思考与判断
思想武器人文主义理性主义
A.肯定与再现B.继承与发展C.实践与检验D.否定与纠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临时约法》首次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


(1)根据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启示。
2022-03-26更新 | 485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中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恩格斯关于某场运动有如下论述:“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使人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B.为新航路开辟注入了精神活力
C.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D.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
6 . 18世纪初,欧洲不乏将中国历史上的仁君标榜为社会楷模的启蒙思想家,如莱布尼茨在政治上主张建立一个由具有仁爱、正义、毅力品质和广阔知识的开明君主治理的统一国家,而中国的康熙皇帝正是开明专制的表率。启蒙思想家标榜中国君主意在
A.批判旧制度和宣传启蒙思想B.表达对中国文化的高度崇拜·
C.倡导学习中国君主专制制度D.清除教会势力对王权的影响
7 . 17世纪时,早期启蒙思想家已在探寻人类心灵领域的“精准模型”。洛克认为,人类心灵中的观念如同一个一个的“原子”(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提出的概念),不可拆分却能够相互组合。由此可知,早期启蒙思想家
A.试图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精神世界
B.认为借助理性可以完整地认识社会
C.具有崇尚自然本真的浪漫主义情怀
D.以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学者为榜样
8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张有()
①提倡三权分立②宣扬主权在民③赞同君主专制④倡导天赋人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09更新 | 6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国思想家洛克认为一个绅士无论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都应一样善于克服。因此,他主张体育的重点应放在游泳、骑马、走剑、摔跤和舞蹈方面。但作为清教徒的洛克反别竞赛式运动,认为掌握这些项且的高超水平和进行比赛是贵族阶级徒劳无益的排场。洛克的主张
A.体现了宗教改革理论的核心观点B.预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C.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的时代要求D.强调了信仰对体育的决定作用
2022-03-09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孟德斯鸠写道:“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限绝不罢休。”为此,孟德斯鸠
A.宣扬天赋人权,否定等级制度B.坚持社会契约论,质疑君权神授
C.抨击专制集权,主张权力制衡D.推崇人民主权说,强调自由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