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即美德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
D.认识你自己
2 . “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希腊
A.民主政治发达
B.人文思想盛行
C.受东方文化影响
D.商品经济发达

3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与佛道的碰撞中,经朱熹之手改造后,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这一新儒学构成了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直至19世纪后期。其结果是用理性的补充和对原理的阐述加强了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这十分有利于无可比拟的中国文明的持续性,但其代价是形成了一种与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相反的、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全球通史》

材料二关于异端教徒,应该注意两点:一点是关于他们自己方面的;另一点是关于教会方面的。关于他们自己方面,他们有罪:因此,不仅应该以绝罚把他们逐出教会,而且也应该用死刑把他们与世界隔绝。因为败坏那保存灵魂生命的信德,远比伪造维持现世生命的钱币更为严重。所以,如果伪造钱币,以及其他为非作歹的人,立即可由政府当局公正处死,那么异端教徒一经证实犯有异端,就更有理由,不仅可以处以绝罚,甚至于也可以合理地处以死刑。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写于1265至127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构建的思想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阿奎那的思想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有何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朱熹与阿奎那两人的思想对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他这样说是因为(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由此可以看出(   
A.悲剧是希腊乐观主义的表现B.人文精神决定古希腊文化发展
C.悲剧是古希腊文化的自我追求D.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民的愿望和寄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没有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即使有,也是不可知的;即使有人知道,也无法向别人说明。”持这种思想的是
A.苏格拉底B.智者学派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7 . 古希腊的下列哲学家,主张“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的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国.印度.希腊及犹太四大文明在哲学上有重大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参悟生死问题;②确认神人关系;③探索人的理性;④安排人伦秩序。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中国:① 印度:② 希腊:④ 犹太:③
B.中国:④ 印度:① 希腊:③ 犹太:②
C.中国:③ 印度:④ 希腊:① 犹太:②
D.中国:② 印度:③ 希腊:④ 犹太:①
2019-01-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9 . 下列东西方思想家,按照其思想都有肯定人的价值的共同之处来搭配,错误的是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薄伽丘
C.康德—但丁D.普罗泰格拉—朱熹
2010-05-26更新 | 9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