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说:“如果我们要出海,那么我们肯定会找经验丰富的船长和水手:如果我们要看病,那么我们也必然会找医术高明的医生。”这反映出苏格拉底强调
A.物质的生活B.科学的精神
C.自由的权利D.理性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他强调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水是万物之本原D.人生而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源
2020-11-20更新 | 168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苏格拉底从欺骗敌人、自己人、亲人是否符合“道德”真理,与人们进行了对话探讨,使人们最终明白,“道德”真理不能用是否“骗人”来说明。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美德不能等同于真理B.人们应该尊崇理性判断
C.真理的标准相对客观D.道德判断具有不可知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位被誉为“西方的孔子”的哲人,曾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那么他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
A.提出“知识即力量”B.认为“感觉即知识”
C.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D.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在大千世界中探求本原,不得其果。于是,苏格拉底改弦更张,认为本原不必外求诸宇宙世界,其实就在自身,求诸内归于自我是正确的方向。这表明苏格拉底
A.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范围
B.提高了民众道德水准
C.纠正了哲学家认识偏见
D.开启了人文主义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2019-04-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湄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希望将每一项法则置于理性的观察中,将道德建立在个人的良知上,而不是在社会利益或天命上。”由此可见苏格拉底
A.认为知识即美德
B.反对利益与天命
C.强调理性与良知
D.注重法则与道德
2019-01-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亚里士多德警惕“纯粹民主”,他如此评价道:“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B.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
C.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D.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
2019-01-30更新 | 96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四中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