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相对于探寻自然本源,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类本身,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正义与非正义、勇敢与怯懦、诚实与虚伪,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提出要“认识你自己”B.强调了人的作用和价值
C.重视研究人的道德哲学D.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在论述雅典政治时认为,执政官并不是那些天生的贵族,也不是那些中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由此推知,苏格拉底
A.认为民众没有资格参与政治B.主张雅典完善法律实行法制
C.否定雅典民主具有积极作用D.强调统治者要具备政治素质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在与普罗泰戈拉辩论中,通过对智者“可以传授”德性的质疑,否定了智者所传授的那种讲辩论、挣钱术等“技艺”和“知识”。他认为那根本不是关于人的生活和行为的真正“知识”,智者的“传授美德”的教育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的“美德教育”。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推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强调培养公民健全人格的重要
C.否定了智者学派功利主义的合理性D.深刻揭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4 . 柏拉图认为,文艺可以使青少年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善于辨别美丑,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的阶段。据此可知
A.中西思想家重视文艺对个人的影响B.雅典公民拥有更多自由权利
C.人文主义精神影响古希腊文艺发展D.儒家重视个人多方面的修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德性,真正的知识是对“是什么”的探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这表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
A.否定了人的内在本性B.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C.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D.为城邦民主制提供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格拉底与游叙弗伦在王宫前廊相遇,游叙弗伦要告自己的父亲杀人。苏格拉底开始表示不理解,但他相信,游叙弗伦告父亲是有理由的,他之所以做出控告父亲的选择,是因为他的虔诚,即对神无所隐瞒。可见,苏格拉底
A.强调神性B.注重人权C.倡导民主D.推崇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表,由此可见中外两位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颇多,二者的根本目的在于
文明区域人物名言或观点
古代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A.挽救政治B.规范道德C.发展教育D.追求人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C.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2019-06-23更新 | 1190次组卷 | 4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