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部编版《中外史纲要》上

材料二   文艺复兴,“复兴"的原意为“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部编版《中外史纲要》下

材料三   《新青年》阐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响应。

——部编版《中外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和不存在事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材料二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容?并阐述这一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角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内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2019-06-29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