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1518—1593) 《本草纲目》 薄伽丘(1313—1375) 《十日谈》
李贽(1527—1602) 《藏书》《焚书》 伊拉斯谟(1466—1536) 《愚人颂》
徐光启(1562—1633) 《农政全书》 哥白尼(1473—1543) 《天体运行论》
徐霞客(1587—1641) 《徐霞客游记》 塞万提斯(1547—1616) 《堂吉诃德》
宋应星(1587—1666) 《天工开物》 莎士比亚(1564—1616) 《哈姆雷特》
黄宗羲(1610—1695) 《明夷待访录》 伽利略(1564—1642) 《两大体系的对话》
顾炎武(1613—1682) 《天下郡国利病书》 哈维(1578—1657) 《血液循环论》
王夫之(1619—1692) 《读通鉴论》 牛顿(1643—1727)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简表。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对比,史论结合。)

2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10-05更新 | 317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3月)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