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融入了天文、地理、气象、航海、生物、人体生理、医药、法律、哲学、语言等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除了具有荒诞的特征,也是一个学识非常丰厚的人。这反映出当时(     
A.资产阶级追求知识渴望理性B.艺术家们强烈批判教会腐败
C.人们已经对世界有深度认知D.人文思想普遍渗透各个领域
2023-08-16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综合测训卷)
2 . 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     
城邦贵族一些宫廷贵族、公国大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
新兴资产阶级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
宗教僧侣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鸟斯二世
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意大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B.借鉴了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新教倡导节俭的观念D.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关切是纠正基督教和阿拉伯注疏者对古典文献的错误注释。为了要纠正这些错误,人文主义者需要在同一论著的不同版本之间做出甄别,而甄别的理性根据常常是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来获得的。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强调个性发展反对人性禁锢B.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促进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D.动摇了基督神学统治地位
2023-03-06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十六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二轮自创专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说一说】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请回答:
概括14至15世纪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出现的背景?
2023-03-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6 . 中世纪晚期,佛罗伦萨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的“同情并热心探究”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是狂热。这不但有许多学者,而且还有众多的王侯,很多富有的绅士们协助并资助复兴古希腊、罗马之学。佛罗伦萨人的行为(     
A.把人性从封建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B.旨在推进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C.确立了佛罗伦萨的工商业中心地位D.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7 . 15世纪西欧精英意识萌发,产生了新的“成功”标准:在任何领域,不论是学术、思想、艺术,还是政治、军事、商业,只要善于审时度势、勇于创造进取,就能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人就堪称伟大,值得崇拜。这反映了(     
A.功利主义已成为主流价值观B.精英教育的盛行
C.经济发展导致个人主义盛行D.人文主义的兴起
8 . 15、16世纪的意大利多达40个假日,且不包括星期日,而大多节日是宗教节日。在节庆日子里,人们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沉浸在如痴如醉的境界之中。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A.摆脱神学影响B.城市生活节奏紧张
C.人性得以复苏D.居于贸易中心地位
9 . 1509年,著名画家达·芬奇与数学家帕乔利合作的算数和代数学著作《神圣的比例》面世。书中达·芬奇以高超的制图技艺为艰涩的数学表达搭配上精准的数学图解插图,最终该书受到知识精英阶层的普遍欢迎。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成为独立学科B.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
C.知识传播路径日趋多元D.知识精英追求科学理性
2022-12-14更新 | 800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晏婴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认为周礼能“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孔子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在他看来,人在其本性上原本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导致彼此道德品质的差别。因此,孔子认为,要想达到“仁者”的理想境界,关键在于个体的内心自觉,“我欲仁,斯仁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侧重于要求社会关系双方对已克制权利的索取、对人克尽义务的相互性。《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人必须“以诚载道”方能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并认为“民无信不立”,必须“言而有信”、“敬事而信”方能立足社会。

——摘编自周庆玲《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西方文明充溢着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因而,西方文化从源头上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保守思想存在根本的差别。西方人更加向往独立与自由。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一切价值虽不必然为人所创造,但都是人所经验可及的,个人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西方人还倡导通过个人奋斗和竞争实现个人价值,强调自主、自立、自我奋斗。“人是生而自由的”,“确信和崇尚人类合乎逻辑地推理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宣扬“科学万能”等。

——摘编自孙兰英陈嘉楠《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西方传统价值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时期先哲提出的有关社会价值观方面的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022-11-3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练文明差异交流借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