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5世纪的意大利诗人瓦拉认为圣徒所褒奖的贞操美德“是一种侵犯人的本性的暴力,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人的痛苦”。这一思想(       
A.追求宗教信仰自由B.关注人的世俗生活
C.认为知识是道德本源D.强调了人性本恶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意大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B.借鉴了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新教倡导节俭的观念D.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3 . 【主题: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原意为“再生”。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辈出,其中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第45页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美)朱迪斯·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
(2)依据材料二,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4 . 美国历史学家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提及:“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据此说明文艺复兴的文人
A.完全摆脱了封建神学束缚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2021-04-21更新 | 590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贺州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3)概括材料四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6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宣扬了等级观念B.批判了封建的等级观念
C.肯定了教会的作用D.肯定知识评判标准功能
2020-11-07更新 | 50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业水平考试押题模拟 (三)历史试题
7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行》里曾这样描述:“黑色的外套,礼俗上的丧服、……悲占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出我的真实情绪。…它们不过是悲哀的装饰和衣服;可是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反映出莎士比亚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特点是
A.注重讴歌人性本能的伟大
B.重点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C.侧亚宣传自由平等的人文思想
D.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
8 . 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2019-06-10更新 | 5228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中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人物作品主题
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
但丁《神曲》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
A.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
B.害怕遭受教会势力的迫害
C.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
D.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矛盾尖锐
2018-05-01更新 | 37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