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1539年颁布维勒科特莱法令,要求全国所有法院的司法文件都必须用法语撰写,不得再用中世纪以来教士惯用的拉丁文。此外,以往由教会法庭审理的民事诉讼都改由国王法庭审理。这一措施
A.有利于新教在法国传播B.使法国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C.强化了世俗王权的地位D.推动了自然法在近代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世纪30年代,在英国剑桥和哈特福德交界的阿什沃教区,建立了一个“模范清教徒之家”,为经常光顾的信徒们聘请老师讲授宗教书籍的阅读方法,并时常给那些能够阅读的领圣餐者赠送一部《圣经》或5先令作为奖励。这
A.极大地促进了启蒙思想传播B.有助于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
C.增强了传统基督教的影响力D.开启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历程
3 . 马丁·路德的新教伦理已完全不同于天主教那种厌世主义的生活,而是“从入世生活和人群中体验到个人应有的正常情感和理性的重要和人生的真正幸福”。这说明路德新教
A.推动了宗教的世俗化B.开启了人类理性之光
C.表达了对平等的追求D.淡化了对上帝的信仰
2022-05-1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广东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5世纪中期印刷品古登堡版《圣经》发行后在西欧大规模传播,人们争相购买,认为这是最可靠和标准的《圣经》,并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这一现象
A.加速了宗教改革的进程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弘扬D.推动了区域文化的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世纪论述政治的著作大多谈及上帝对人类政府的意志的影响,而1513年马基雅维利却在《君主论》中说,实际上统治者和政府守信或背信,履约或弃约,宽大或无情,直截了当或躲躲闪闪,媾和或侵略,全以他们对自己政治需要的判断为转移。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专制导致决策过于随意B.教权与王权之间矛盾激化
C.政治正日益走向世俗化D.宗教改革割裂宗教与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欧各地区大多农村人口长期保持文盲水平,但从16世纪中期开始、德意志、北欧等新教地区的农村人口的读写能力逐渐高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促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缘由是
A.《圣经》在新教中神圣地位下降B.新教中蕴含人文精神的教义
C.传统欧洲商业中心发生转移D.宗教改革社会基础非常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77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造成近10万人丧生,城市的教堂和修道院毁于一旦。葡萄牙神学家认为必须“向上帝忏悔”;英国教会成员认为其罪恶在于“天主教信仰”,而里斯本人只关心“现实的清理与重建工作”,这说明
A.天主教的神学世界观被摧毁B.地震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C.科技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播D.价值观的差异影响历史解释
8 . 在以往德国大学文学院中,每位教师负责讲授所有的学科,全部课程用抽签或轮流的方法分配给教师任教。宗教改革时期已有几学科开始设立讲座,由讲座教授专门讲授某种学科,开启了现代大学教授职位的先河,担任讲座的教授领取职务薪金。这说明宗教改革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B.彰显了人文精神
C.使文艺复兴的成果得以现固D.否定了宗教神学
2022-02-20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关于欧洲思想的三种观点:

观点1:它的思想在任何时期都带有批判精神。康德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

观点2:在欧洲的内部,思想之间交流、辐射,是从古到今分不开的;欧洲的思想通过商业、传教、殖民、征服,逐步传到欧洲以外的别的地方去。

观点3:对欧洲任何世纪而言,任何一种思想,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思想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有一个一贯的东西,它既是断代的又是连贯的。


请你任选一观点,运用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农民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目的,而是用在享乐,感到无比愤慨。城市市民认为天主教的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觊觎教会的财产,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了
A.各阶层对“因信称义”的认同B.天主教会的腐败问题严重
C.西欧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发展D.宗教改革有一定社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