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与中世纪禁欲主义宣扬的“憎恨肉体”“独身苦行”相比,宗教改革家们提倡的“鼓励节俭”“反对挥霍”也是一种禁欲主义,但更加“入世”和“理性”。这一观点(     
A.否定了宗教改革的进步性
B.肯定了新教伦理的时代价值
C.模糊了中古与近代的界限
D.阐明了启蒙思想的理论基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反对现实教会和宗教戒律,但不反对基督教文化本身。他们把中世纪基督教建立的“天国”与“地狱”对立的思维模式变成了人自身内部的以善为中心的善恶斗争模式,即人自身存在着精神理性和肉体欲望的二元对立。在中世纪基督教的人学观念中,人的矛盾源于精神与肉欲的冲突,人是“绝对精神”的产儿。人文主义者就人谈人,人成了自己决定自己本质的生灵,人是一个自我独立存在的“小宇宙”。在人文主义者看来,“上帝”这个符号越来越成为抽象“至善”的真理力量形式,它完成了由至高的“敬畏力量”变成“至爱”的终极价值力量的最初转换。总之,他们的手法是,在借用原有宗教语言的同时,在.阐释中加上了革命性的内容。

——摘编自刘建军《关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几个重要问题的再思考》

材料二   15~16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其动因都是克服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文化矛盾,即基督教理想与罗马教会现实之间的严重分裂。文艺复兴主要是拉丁文化圈的一场精英运动,代表了一种新潮趋向,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时尚,人文主义者往往都是那个时代思想最为解放和最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们试图让基督教的神圣理想去迎合罗马教会和世俗社会的感性现实。宗教改革则是日耳曼文化圈的一场平民运动,出于明显的保守动机,主张用早期教会的纯正信仰和圣洁道德来抵制当下的各种新潮事物,要用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然而从长远来看,文艺复兴虽繁荣了文学艺术,营造了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性辉煌,却并没有改变欧洲社会的基本格局。而宗教改革运动的客观效果则深远巨大,不仅促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且酿成了近代欧洲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局。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基督教的革命性改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