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6、17世纪,在荷兰和瑞士,新教徒创办了莱登大学和日内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由每年只招收100名新生,上升到500多人。大学生从主要来自贵族家庭,扩大到工商业者家庭,贫家子弟也有了入学机会。这一情形的出现反映了(     
A.文艺复兴引发大学规模的扩大
B.宗教改革使大学获得学术自由
C.民族国家崛起助力大学世俗化
D.西欧的社会转型推动教育发展
2 . 宗教改革之前,教会内部存在贬抑财富的倾向,视贫穷为荣耀,认为职业与工作是赎罪的过程。宗教改革后,新教认为,勤勉工作被赋予美德的内涵,是“上帝选民”身份的佐证。这一转变(     
A.适应了欧洲社会转型的需要B.削弱了基督教会的教化作用
C.扩大了西方基层选举的范围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2023-11-18更新 | 595次组卷 | 5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3 . 亨利八世通过议会颁布法令掠夺教会财产,王室将大部分没收来的教会土地出售给手下的一些贵族及发了财的商人与地方士绅。乡绅获得大量土地后并没有将土地租给农民,而是自己管理经营,自己雇用雇工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这说明宗教改革(       
A.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B.增强了英国的民族意识
C.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4 . 西方学者芬纳在研究近代西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称:它“把此前主要是教会特权的神圣光环转移到了世俗统治者的身上,把人们敬意的道德转移到公民的道德上,把他们的理性从修道院生活转移到世俗生活上”。材料中的“它”(     
A.否定了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性B.树立了理性思维的权威地位
C.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丁·路德所反对的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强大支柱,而且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因而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但是,新教仍然坚持基督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并排斥其他教派,这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体现了宗教改革(       
A.适应了资产阶级的经济诉求B.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学统治的权威
C.宣扬了先进的启蒙运动理念D.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和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世纪的政治家们强调:宗教是社会的纽带,只有当所有的、或者是绝大多数的臣民都归属同一种宗教加入同一种教会,法律和秩序才能够得到认可。认为“十六七世纪的宗教起到了一种十八九世纪的爱国主义情感所起到的作用”。这说明宗教改革(     
A.帮助民众摆脱了教会束缚B.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使人民遵守社会法律秩序D.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路德、加尔文等宗教改革者倡导欧洲人学习与《圣经》有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历史、天文、地理、植物学、矿物学和动物学等。到16世纪,北欧和中欧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繁荣的公共教育体系。这表明宗教改革
A.推动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B.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
C.驱散了宗教和专制带来的黑暗D.使人们摆脱对上帝的迷信
8 . 美国学者雅克·巴尔赞曾说:“宗教改革严格来说并不是宗教改革,而是神学革命。因为基督教并未让位于另一个宗教,西欧人仍然笃行《旧约》中的奇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的评价说明了宗教改革
A.本质上是神学革命B.解放了人们思想
C.改变了信仰的形式D.放弃了宗教信仰
9 . 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革者一方面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人可以基于理性,观察自然,这说明,宗教改革
A.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B.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
C.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因为鼓励人们阅读《圣经》,就是鼓励人们学习和阅读。在瑞典,路德教会把识字当作入会的条件。学习文化成为信徒必须具有的条件……”据此可以推断,宗教改革
A.肯定了教会在信仰中的作用B.催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2021-07-06更新 | 285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