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贽(71602),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他进而提出“人必有私”,“私心,人之心也”的观点,就是圣人也必有势利之心,没有不计较功利的人,应该使人人都能遂其所欲,人人都能平等地争取自己的物质利益,这样就是理想的社会。他对儒家圣人的批判,“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他的著作多次遭到统治者禁毁,最后在他70多岁时仍被逮捕下狱,愤而自杀,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517年,路德(1483~1546年)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德国宗教改革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路德派新教,并在德国取得合法地位。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李贽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和路德思想主张的相同社会背景。
2022-0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