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下列不属于其观点的是
A.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
B.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
C.主张中央集权制
D.赞成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这表明伏尔泰
A.强调天赋人权
B.保留社会等级
C.主张精英政治
D.维护私有制
2018-05-10更新 | 4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加尔文派教徒卡拉斯的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打算改信天主教。1761年安东尼自杀。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这说明伏尔泰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
C.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具有人文主义宗教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伏尔泰推崇儒学是因为
A.儒学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
B.中国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西欧
C.法国教会和王权强大,专制统治腐朽
D.法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2018-02-26更新 | 477次组卷 | 16卷引用:热点17 北京冬奥会展现“中国风与世界情“——体育活动与文明交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普鲁斯特认为,必须把《百科全书》编纂者们如狄德罗、伏尔泰等看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据统计,《百科全书》作者中,有4%是商人或制造业者,有贵族头衔的占同样比例,医生15%,政府官员12%,神职员8%。这反映出
A.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启蒙运动得到少数富贵精英的支持
C.理性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主流认识
D.社会结构中资产阶级已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作家房龙所著《宽容》一书中写道“伏尔泰打开了所有的灯,请来了庞大的乐队,邀请公众参加,然后令他的敌人原形毕露。结果,敌人无计可施。”伏尔泰打开的灯是
A.肯定人性,追求幸福
B.追求自由,呼唤正义
C.理性至上,人非工具
D.开明专制,否定宗教
8 .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2018-01-29更新 | 459次组卷 | 25卷引用: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们应当预见到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引导,而是由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通的理论引导的。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英国诗人拜伦的代表作,它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他塑造的“拜伦式英雄”勇于追求个人的幸福、爱情、自由,且孤傲、倔强、狂热、浪漫

材料三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材料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当戏剧作家贝克特听闻自己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时,竟做了一个“荒诞”的举动,他马上躲到乡村的一个小山庄里去了。最后在政界人物的劝导下他同意接受此奖项,但又以健康为由没有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1)材料一中“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遍的理论”指的是什么?写出两位具有“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遍的理论”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写出体现该流派风格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符合材料三中“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法国出现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如识,写出戏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品及其所属的流派。
2018-01-27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届高三二轮小通史历史复习专题训练-训练19近、现代世界科技成果及文艺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C.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D.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2018-01-26更新 | 21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0届高考(北师大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宗教改革和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