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B.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反对财产私有制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弟子”,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
B.古代中国创造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文化
C.儒学主张与启蒙思想的精神相似
D.中国文化在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3 . 孟德斯鸠认为,要建立一个法治国家,要维护人民的自由,不仅需要良好的政体和完善的法律,而且还要有运行良好的政治权力机构。孟德斯鸠强调
A.权力制衡B.法律至上C.司法公正D.自由平等
4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史观)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材料二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什么历史评价方法?请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2)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20-01-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后,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同一个人或事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利,即制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话出自于
A.《社会契约论》
B.《政府论》
C.《哲学通信》
D.《论法的精神》
2019-01-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们应当预见到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引导,而是由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通的理论引导的。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英国诗人拜伦的代表作,它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他塑造的“拜伦式英雄”勇于追求个人的幸福、爱情、自由,且孤傲、倔强、狂热、浪漫

材料三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材料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当戏剧作家贝克特听闻自己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时,竟做了一个“荒诞”的举动,他马上躲到乡村的一个小山庄里去了。最后在政界人物的劝导下他同意接受此奖项,但又以健康为由没有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1)材料一中“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遍的理论”指的是什么?写出两位具有“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遍的理论”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写出体现该流派风格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符合材料三中“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法国出现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如识,写出戏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品及其所属的流派。
2018-01-27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卢梭说:“政府只不过是主权者的执行人……他们仅仅是主权者的官吏……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材料实际上强调了
A.共和国只能实行法治
B.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是由政府创造的
8 . 当前中国部分学者和文化人提出倡导国学,以保持本民族精神,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弘扬文化传统。但部分学者则指出对待国学不能一味的倡导,而应科学对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训蒙读物,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之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其中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材料二中的“梨洲”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中哪些“仍蹈袭孟子之故辙”,哪些又体现了“转变”。
(2)运用材料三评价黄宗羲的思想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思想家认为“随着人类各种机能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私有制的出现,人类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建立了国家与法。这本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和平等,但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最契合这人的思想还包括
A.反对间接民主
B.反对人民主权
C.反对私有制
D.反对共和制
10 . 1649年1月19日,对国王查理一世的公诉书被通过。这份公诉书开门见山地宣告查理·斯图亚特“受托形式的有限统治权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此外并无其他来源。从他接受托付时起,他就应实践为人民谋利益的誓言,履行维护人民权利和自由的职责”。这句话反映了
A.社会契约理论B.人民主权理论
C.君权神授思想D.天赋人权理论
2020-10-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