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作者生卒时间节选内容(观点)
《天体运行论》哥白尼1473—1543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1483—1546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洲革命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础。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教研组主编《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2022-10-25更新 | 225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提取上图中的相关信息,自拟观点,并运用世界史相关史实就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论述。
2022-02-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这表明
A.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B.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C.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思潮演变D.自由放任成为社会主流的经济思想
2021-07-23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创立的国家制度是与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的制度。中央行“世卿世禄”制,地方行“分土封侯”制,任人唯亲,分散割据,社会发展缓慢。秦始皇消灭六国之后,比较彻底地废除了西周的这种制度,汇总了战国时期各国进步制度的萌芽,创立了一套全新的国家制度,这就是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组织结构:一、皇帝为国家元首,握有至高无上、统治全国的权力;ニ、中央机构由三公、九卿两级组成;三公为皇帝的行政、军事助手,九卿则分工负责庶政,还有列位将军以掌征伐;三、地方行政为那县两级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上述主要官吏的选任,不论亲,选贤任能。这些制度都与当时新确立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也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相适应。

——摘编自张传、王邦维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现代国家观产生于西方,13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18世纪末基本形成。现代国家观认为国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常要创立的,强力才是国家和法律的基础。鸦片战争后,现代国家观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传入,也一点点传了进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于向来以中国为师的”蕞尔小国”日本,这一惨败给中国人以莫大的心理刺激。日本君主立宪的制度,促使中国思想界在国家观念上跨出了本已到边缘的最后一步。在维新时期,梁启超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政治论文和专著,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将现代权利观念引入中国,引入到有关国家与人民关系的话语,以现代权利观念来划分君、,国、民彼此间的关系,是维新思想家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想史尤其是国家观的实质性突破。

——摘编自雷甄《国的覆灭》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国家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国家观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国家观念传入中国的影响。
2021-06-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所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解放的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渊源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3)先秦儒学注重“人”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包括共同的影响)
2021-06-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 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 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 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 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 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权利。”

——《独立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是公共意 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高举的理论旗帜。结合所学知识,为构建“正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变革的引领作用。
7 .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在限制君权方面采取的措施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明清进步思想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的原因,并说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为什么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2021-05-1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茬《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分析这种“大破大立”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②17、18世纪的英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③启蒙运动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④启蒙思想的影响范围局限于西欧和北美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0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