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思潮的核心。人文主义反对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反对教会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作用。

——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伏尔泰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合乎情理的专制国家。他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练达的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出生相当卑贱的卢梭则大声疾呼,人性中最好的品质,诸如善良、无私等都是自然的产物,他渴望有一个人人都能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的共和政体,同时强调主权“统一不可分割”。

——据《世界文明史》《现代世界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性研究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和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并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异同点,并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请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西方的启蒙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古代儒家文明为其思想前提的。如启蒙思潮中的泰斗伏尔泰,他的政治理想是清除现存的“神学宗教”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在伏尔泰心中,中国儒教就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他推崇孔子,称赞中国哲学“既无迷信,亦无荒谬的传说,更没有诅咒理性和自然的教条。”……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浅谈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宣传的带有辩证法因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并敢于否定一切腐朽事物的勇敢精神,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的启蒙者对中国传统儒学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3)据材料三,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契约思想是在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反专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争取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反封建专制、要求建立政治自由的启蒙运动的浪潮中逐渐催生、渐次发展起来的。……从此,对人类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对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约观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观念。这些观念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对人本身的关注,人的生命、安全、财富、自由与平等

——杨国栋《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回溯、思想评价及宪政意蕴》

材料二   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一定会发生争斗,其结果必然是出现一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从而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危害。于是,人们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服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但是,这样的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自愿而无条件地放弃并让渡一部分“自然权利”,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这样,国家就诞生了,人类也就从无政府状态进入了有政府的和平与安全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社会契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2)据材料二,概况卢梭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法国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契约精神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018-10-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17、18世纪的公民还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

——摘编自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公民观的内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2018-11-30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2019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名校联考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他们把”人”放在神创世界中的中心地位,认为“人”具有天赋自由意志,以人性作为思考神学、观察世界的理论依据。其关注的宗教问题大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很少注意经院哲学热衷的纯神学理论。“人活动的目的在此岸人间,而不在于彼岸世界”,所以“人应该把经历投注于尘世事物”。这使人们对自身、对自然的好奇心趋于强烈,希望求证实验的方法验证真理,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主义者追溯基督教的渊源,对《圣经》进行严格的考证和评注,反对教会对原初教义的歪曲,他们研究古典学术和调和神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对当时的宗教改革家具有着重大启示。

——摘编自陈志强《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观的性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宗教观的基本态度。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的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的历史价值

材料三   霍尔巴赫(1723-1789年),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1770年出版了被誉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圣经”的两卷本哲学著作巨著——《自然的体系》。该书一问世,立即震动欧洲学术界,受到进步人士热烈欢迎。当年8月,巴黎法院作出判决,公开销毁《自然的体系》;11月,罗马教皇宣布《自然的体系》为禁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的体系》问世后的反响分析霍尔巴赫思想产生的影响。
2018-10-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

6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二文艺复兴关注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捕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及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7 .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8 .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二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2018-10-15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必修)

9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二   文艺复兴关注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及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

2018-10-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       与西方的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内容上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2018-03-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