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基督教会和神学信仰仍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和影响。整个欧洲社会的道德伦理仍以基督教思想为基本准则,许多人文主义者也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怀,他们始终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思想和作品的主要命题。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处处显示着人神对话的模式。·······备受文艺复兴运动攻击的教会,有悖常理地赞助了人文主义者的文化活动。首先是教会的世俗化与教皇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次是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再加上艺术创作和生活本身的需要,可以说,教会与人文主义者是在相互利用。

——整理自周春生《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材料二   咖啡馆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它成了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的政治沙龙,启蒙主义的信徒传播激进思想和文化上的“芬尼大学”(即“便士大学”,因进入咖啡馆只需1便士而得名),自由报界新闻来源的俱乐部,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相会的乐土。法国人从此有了最经济的消遣方式,最方便的聚会场所,而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也因而有了最畅通的传播渠道。

——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新思想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不同特点的共性因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苏格拉底之攻击,哲学史家颇轻忽辩者(智者)的地位。但事实上,辩者对希腊人文主义发展甚具功绩。普罗塔戈拉以人为万物之权衡,近人论西方人文主义者犹多奉之为不祧之祖,而普氏即是一辩者。大体言之,辩者思想乃是对于前此重自然之哲学的一种反动。     辩者不仅不注重对自然世界的分析,同时对超自然的世界亦表示深切的怀疑……所以辩者的认知对象遂严格地限于人事界……“人为万物之权衡”一语虽提高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但也有其流弊。因为此所谓“人”乃指个别的人而言。个人与个人既不能尽同,而宇宙之本物又万殊,这样一来就非演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局面不可。

——摘编自余英时《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

材料二   人类理性经过这样极端的分化发展, 如今终于有人开始意识到要辩证地来使用人的理性的自由性与规范性, 因此有人提出了“回到康德去”的口号。康德的理性哲学旨在消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峙, 主张一种融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理性观, 他的理性把逻辑理性(理论理性)和价值理性(实践理性)包含在内,这应该成为人类重建理性精神家园的一个很好的理论源流。

——摘自刘英《自由的理性——论康德的理性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辩者对希腊人文主义发展”的功绩,并归纳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在思想上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德“理性哲学”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法国卢浮宫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1792年,卢浮宫成为公共博物馆并于第二年正式向公众开放。18世纪卢浮宫的功能发生变化是因为
A.加强王权的政治需求B.复辟因素的彻底根除
C.启蒙运动的逐渐深入D.宫廷文化的日益普及
2020-09-16更新 | 443次组卷 | 19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综合测训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世界近代史知识,以“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为话题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2020-07-03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0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发展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与原有的旧体制再也不能相容的地步时,一大批思想家就应运而生,一场大的思想运动逐步兴起,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以各种思想批判旧思想、旧制度,宣传新观念,为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新社会的诞生寻求道路,探索方法,制造舆论。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的观念根本改变,创新精神被充分激发。接着进行政治变革,推翻旧制度或抛弃旧的体制,建立起崭新的与社会进步方向相一致的政治制度或体制。政治变革的成功,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蓬勃发展,最终引起产业革命,促进经济的空前繁荣。

——据刘月霞等《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


围绕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9-02-24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开放型试题题型04自拟论题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罗马法近代西方法治
理论基础古希腊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罗马人。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尽管中国学界论及罗马法的时候,经常强调其私法精神,给人罗马公法相对私法而言处于次要位置的印象。但事实上,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最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和国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些权利,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权利,受托于权利,衡量国家和政府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标准在于国家和政府是否忠实履行了人们的委托,切实维护了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
权力分配君主的意志是法律来源之一,君主是法外之人,本身不用服从法律西方近代法治的核心标志是有限权力,是权力制约和权利保护

——材料整理自罗洪洋《重新思考古罗马与近现代西方法治的关系》


上面是古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治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1-24更新 | 828次组卷 | 18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大考点精练卷A)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则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中外近代发展历史表明,人的现代化一旦被忽视或在这一问题上有所迟疑、滞后,必然带来巨大的危害与祸患。人类要是不想自酿自饮片面发展的苦酒,就必须重视推进人的现代化。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1923年,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改编自《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围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关系选取角度,自行拟定一个题目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7-02-24更新 | 62次组卷 | 4卷引用:开放型试题题型05观点论证题-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