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伏尔泰认为,“历史学的使命应该是认识历史自身的活动,对历史进行自身的审查,从概念出发建立认知事物发展的逻辑”。他还提出希腊罗马史学家给人留下的大抵只是“战争史”“远征记”之类的作品,而历史学真正的方向是“我们应当尊敬那些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靠暴力奴役的人”。这表明伏尔泰(     
A.倡导理性精神B.宣扬思想自由
C.追求人民主权D.反对专制制度
2022-12-31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五校直升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伏尔泰不主张革命,而是希望通过渐变的方式实行宪政制度,消灭特权、不公与暴政,迎接法兰西光明的未来。据此可知,伏尔泰
A.政治思想有浓重的革命色彩B.放弃了启蒙运动自由思想
C.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D.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022-06-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极力推崇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他主要利用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
A.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6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本质意图是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B.推翻君主制度需要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需要D.追求科学真理需变
8 .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哥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伏尔泰——三权分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2019-11-27更新 | 12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
A.否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迎合资产阶级上层心理
C.对平等内涵缺乏理性思考
D.思想观念由激进变为保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伏尔泰理想政府的构成条件。据此可知,伏尔泰
君主权力必须约束在一定界限以内以免出现专制政治
制约贵族权力以免造成无政府状态
把教会排除在政治以外以免世俗和神圣混杂在一起

A.否定宗教的社会功能
B.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C.倡导建立君主立宪制
D.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2019-06-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