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历史上,欧洲的知识阶层从未形成过如此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团体,他们以法语为共同语言,并在18世纪上半叶这一相对和平的时期频繁地出国游历。由此可见
A.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B.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C.法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D.世界各地的联系密切
2021-04-2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一位启蒙思想家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该思想家提出
A.“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C.“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说话的权利”
D.“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
2021-05-11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康德认为构成科学知识的根本条件是先天的概念范畴和后天的感觉经验相结合,主张哲学研究应对理性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的考察,强调“意志自由”,要以人为目的材料说明康德
A.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B.反对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C.对启蒙运动的核心产生了怀疑D.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图像崇拜的。两者
A.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人的地位的关注
B.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
C.都直接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
D.都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步入阳光。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理念。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极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而且能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一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和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材料中关于启蒙运动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艺术家,法国大革命前的一大批卓越的学者、哲学家,俄国革命前思想文艺界的群星们,无不把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看成是解决时代课题的当务之急。

但是,与上述模式不同的是,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但它推翻了清朝皇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传播了民主、自由的观念。但假如没有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后出现的社会现实,就不会有这样一些人这样去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

——郭双林、王续添主编《中国近代史读本》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思想文化与政治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5-0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7 .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非工具”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伊曼努尔·康德,一生没有离开他的住地哥尼斯堡小镇半步,他于该地在1784年9月30日写了一篇题为《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的文章,对启蒙运动的真正含义做了精辟严密的阐述。哥尼斯堡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3-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康德认为,“启蒙是人的自由的实现,是人的一种义务,一个人可以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上述材料表明
A.自由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
B.理性是可以被相互转让的
C.启蒙精神在于批判与反思
D.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
2019-05-18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B.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C.批判质疑,理性思考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2019-12-02更新 | 239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