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等。其中信息革命主要指的是
A.纸的发明B.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C.交子的出现D.珠算运算法的成熟
2020-10-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3 . 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制约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9-23更新 | 28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明后期,传教士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其创立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这表明
A.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B.基督教主动融入中国社会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D.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
2020-09-16更新 | 732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六朝定都于南京。三国东吴时,南京已有宫廷和少数富贵人家在重要节庆张灯结彩的现象,彩灯多由织锦制成。南朝时,南京每逢岁时节庆便呈现“灯火满市井”的盛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B.贫富差距的缩小
C.纸张制灯扩大了范围D.市坊格局的改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 、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三部中医学术理论、药学、临床体系的奠基之作问世。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思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宋代,政府专设“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专设“校正医书局”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代医籍;文任通密及文人从医以“兼济天下”成为潮流。明清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广誉远、同仁堂、九芝堂等老字号中药堂、中药铺兴起。

——据李成文《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   近代前期,“求进步的中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当时中医界“或立奇方以欺世;或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陈独秀指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 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

——据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

材料三   21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极大提高,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大文交流的载体。

——据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对中医学态度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时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
C.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