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

材料一王维的诗与画皆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故他崇尚“淡”的意境,其以水墨渲淡之法(渲染)开拓了水墨山水的新境界。他在水墨画方面的创造与贡献,使其被后世视作“南宗之祖”。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名句都成为山水画的母题,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盛赞他开“诗画合一”之先河。

材料二李唐是一位跨越北宋、南宋两朝的画家。他的画风在南宋以后有了变化,如《清溪渔隐》等,风格简练,颇有天趣,这些特点影响到后世的马远、夏圭等。北宋山水(画)多全景,到了南宋则趋向局部的边角,似乎暗喻国势的衰落。如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其间笔墨均清旷爽利,意境悠远,似有淡淡哀伤的情调。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邵仄炯《独立与辉煌——唐宋山水画经典解读》(讲座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维在绘画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维的山水画和宋代山水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影响画风变化的因素。
2 . 下图所示是元代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杜甫秋兴诗八首》(第一首)。该作品
A.开创了新式楷书体例B.歌颂了唐都长安盛景
C.体现了行书的飘逸性D.使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2022-02-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代以前画家作画很少在画上落款,元以后随着书法入画理念的推广,画家创作几乎每画必题,甚至创作之前会预留题跋的位置明清时期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使得国画成为多元的艺术。据此可知,国画的这一变化()
A.迎合了世俗化审美趣味B.传承了格物致知精神
C.突出了写实的艺术手法D.凝练了传统文化精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郑燮擅绘墨竹,继承传统,又突出个性。他画的墨竹疏密相间,挺劲孤直,具有一种孤傲之气。他重视以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效果。下列对此类绘画表述正确的是
A.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B.主要反映皇帝文治武功
C.承载着宣传教化的功能D.是-种综合型艺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诗人王维擅画山水,其作品笔意清润、笔迹劲爽,用水墨作画,不施重彩,运用直觉、暗示、联想等手段来营造自然的清幽静谧的境界,苏轼评价“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画
A.体现了诗画同源的特征B.反映市民阶层的喜好
C.是盛唐画风的典型代表D.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6 . 李白曾在一首诗里对某一书法作品称赞道:“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最有可能赞扬的是
A.B.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
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写实,现实感强
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下列选项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是
A.战国绢帛画形态飞扬神秘古拙
B.魏晋“以形写神”的文人画产生
C.唐朝注重人物的线条晕染法出现
D.宋代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旷世奇画,也是诗画相结合的典范。相对于晋康以前那些目的在于“歌功颂德”、“成教化、助人伦”,宣传封建统治者思想的作品相比,讲求“以形写神”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它就显得格外珍贵。据此可知,它指的是
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
C.《送子天王图》D.《胡旋舞》
10 .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着激烈的冲击和碰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材料二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文学表达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材料三   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是其中的精品。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做什么?”

——《金瓶梅词话》


(1)结合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的新思想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观察材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3)材料四反映了明朝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倾向?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
2020-08-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17-2018学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