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材料题.
文学是人类丰富感情的表达,是一定时期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楚辞、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曰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冯梦龙《山歌》
材料二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附,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材料三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若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郑》《卫》”是中国哪一部儒家典籍的内容?它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何影响?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汉赋的特征。分析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最主要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唐诗成就突出并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谁?宋词和元曲成为“一代文学”共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三指出“后世儒硕”鄙弃元曲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简典分析社会现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2016-11-27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新儒学影响下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李贽等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并具体说明,分析比较其与近代维新派思想的关系。

2018-11-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三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在新儒学影响下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特点。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依据所学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元代王冕《墨梅图》)
回答:
(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
(2)材料二中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
(3)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4)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
2020-10-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代《图画见闻志》:“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精”的要义在于( )
A.理想化的道德人格B.绘画技法高雅传神C.生动体现事物特质D.忠实再现事物全貌
2018-12-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夏津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图画见闻志》:“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精”的要义在于
A.绘画技法高雅传神
B.生动体现事物特质
C.忠实再现事物全貌
D.理想化的道德人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