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诗人王维擅画山水,其作品笔意清润、笔迹劲爽,用水墨作画,不施重彩,运用直觉、暗示、联想等手段来营造自然的清幽静谧的境界,苏轼评价“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画
A.体现了诗画同源的特征B.反映市民阶层的喜好
C.是盛唐画风的典型代表D.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的中国画是(  )
A.诗画同源的世俗风情画B.追求道德规范的人物画
C.类型多样的工笔花鸟画D.崇尚自然的文人山水画
2020-05-07更新 | 91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花鸟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2019-04-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五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2017-10-17更新 | 727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东汉到南北朝。“诗”“书”“画”“印”都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到了唐朝五代,虽然也有很多著名文人画家,但是同样也没有出现结合的案例。直至北宋后期,苏轼、米芾等提倡将“诗”“书”“画”“印”相结合,并理论联系实际,为画作中的完美结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到了元代,画家们大多采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行为方式,一直到明清两代,这种形式才逐渐完善。

——捕编自孙琳《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与题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   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绘画与明中叶的时代潮流相契合,他们的花鸟体现了一种倾向,就是接近世俗生活……由沈周到陈淳到徐谓,在这股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他们笔下的花鸟形象由写实趋向“不似之似”……作品由灵动到酣畅淋漓,摒弃儒家的温柔敦厚,偏重于心灵解放与个性抒发,追求所谓的“骇世惊俗”,表达对日益腐朽的封建王朝的不满和批判。

——《论明代写意花鸟画形成的社会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文人画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人画在宋代以后出现较快发展的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马”的演变过程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形意文字书写系统(也称中文)。汉字亦名列世上最古老、并唯一流传至今的形意文字,推估可追溯至4000年以上,汉字也被日文与朝鲜文,以及古代越南文等东亚多国语言使用。
由于表意文字特性,让汉字可以跨语言使用,曾长期成为东亚地区交流的唯一文字。今可略分为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两个系统。前者用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华人社区,后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另外,日本及韩国皆有其公布之官订汉字表。
根据2005年世界主要语言实力调查报告,汉语排名世界第二。如今,中国在国外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发展很快。2008年后联合国采用的中文一律是简体中文。简体中文全面取代繁体中文作为唯一的中文交流文字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繁体中文将定位于传统文化或艺术的层面保留下来。如今,简繁之争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民众反应也不一而同,但持简体中文是一种进步观点的占绝大多数。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指出其演变的特点。
(2)材料二中汉语排名语言实力第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
——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整理
(3)中国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到唐朝达到高峰。据材料三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
材料四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4)据材料四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
材料五 元统一全国后,由于南方城市经济的固有优势,北方杂剧作家纷纷漫游或迁居南方,南方籍文人也纷纷染指杂剧创作。大致到大德末年以后,杂剧创作活动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杭州。
(5)根据材料五分析元杂剧创作中心转移到南方杭州的主要原因。
材料六 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6)据材料六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2016-11-2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彭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
2016-11-27更新 | 21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等五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