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宋代在很多方面打破传统中国沉闷的作风而别开生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政治方面讲,为保持门面上之前后一致,宋朝几乎恢复了唐朝所有衙门职司,同时也创立了许多新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有组织。从经济方面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城市勃兴,内陆河流舟楫繁密,造船业也突飞猛进。中国内地与国际贸易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峰。铜钱之流通也创造了新纪录,之后再未为任何朝代打破。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宋时官员们有丰厚的俸禄,以满足奢华生活的需求。宋代的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这样的分工对词的发展大有好处。都市繁荣,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新机构”的功能,并简述宋代在“市”“国际贸易”方面显著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词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破诗与词的界限”的文学家。
2022-03-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评价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踩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语调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反映了元杂剧
A.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特征B.作家众多,名剧迭出
C.适应了统治阶级享乐的需要D.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
2022-03-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这种形式弥补了诗的不足,它或用白描手法,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或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从而获得意外的兴旺。“这种文学形式”是
A.汉赋B.宋词C.元曲D.明清小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图为苏轼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真迹拓片,据此可知苏轼
A.作为文人画的鼻祖,强调“诗画本一律”
B.高超的艺术功力,成为豪放词派集大成者
C.以行书名世,将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D.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
A.以市井风光入词,白描笔法不避俚俗B.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
C.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D.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2020-12-2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浦江、新昌中学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糊涂了盗拓颜渊。为善的受贫穷偏命短,造恶的受富贵更寿延。”这一片段反映出该剧作
A.取材于市井风光B.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C.是元杂剧的鼎盛之作D.体现百姓消极的人生态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窦娥在死前立下三桩儿誓愿:“若是我竇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尸首。著这楚州亢旱三年”。后来三桩儿誓愿都灵验了,使窦娥冤情大白于天下,得以平反昭雪。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安排这一剧情,体现了
A.老子“道法自然”思想B.体现了孔子“悲天悯人”思想
C.董仲舒“天人感应”主张D.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曲至元而盛。曲本词之余,宋人间用俚语。金元愈臻浅俗,杂以胡语。南人所做,谓之南曲以别之。南曲两人对唱,北曲一人独唱,若易人必换宫,又南北之别也。”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曲由末词发展而来,句子长短参差不齐B.元曲多以方言俗语和制语为主,通俗易懂
C.昆曲吸收南曲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特点D.北曲的唱腔板式与艺术特点全被京剧继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代某戏曲家曾塑造了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善良、坚强、反抗的妇女形象。其戏曲语言既本色又当行,没有艰深晦涩的毛病;在词曲念白的安排上也恰到好处,曲白相生,自然熨贴,不愧是当时戏曲家中一位“总编修师首”的人物。这位戏曲家善于创作
A.京剧B.杂剧C.昆曲D.南曲
2020-11-16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B.以抒情写志为主流
C.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2020-11-06更新 | 213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