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宋代在很多方面打破传统中国沉闷的作风而别开生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政治方面讲,为保持门面上之前后一致,宋朝几乎恢复了唐朝所有衙门职司,同时也创立了许多新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有组织。从经济方面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城市勃兴,内陆河流舟楫繁密,造船业也突飞猛进。中国内地与国际贸易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峰。铜钱之流通也创造了新纪录,之后再未为任何朝代打破。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宋时官员们有丰厚的俸禄,以满足奢华生活的需求。宋代的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这样的分工对词的发展大有好处。都市繁荣,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新机构”的功能,并简述宋代在“市”“国际贸易”方面显著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词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破诗与词的界限”的文学家。
2022-03-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写诗不受限制,即使浴池内按摩筋骨亦可入诗,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他对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阔其领域……他在中国绘画上使中国艺术增加了独特的优点……”以下说法与苏轼相关的是
①他曾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人文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②他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以楷书名世
③他以清浅婉约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不避俚俗,铺叙描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④他打破诗词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06-28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地位卑下,大受批判
C.属于市民文化,受士大夫排斥D.雅俗共赏,流传至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文化特征》认为:“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这种文学形式
A.采用楚国方言,表现手法夸张B.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
C.句式工整对仗,讲究平仄押韵D.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人项安世说,“学诗当学杜(甫)诗,学词当学柳(永)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他认为杜诗柳词
A.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B.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D.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列各项不属于他的成就的是
A.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B.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C.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D.“宋四家”之一、以行书名世
2018-10-1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2018年10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A.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8 .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①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
②军事革命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
③商业革命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
④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⑤文学革命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名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关于此句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是唐代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宋代所沿用
B.元代以“路”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C.辛弃疾的词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运式微的影响
D.辛弃疾以词怀古,开始打破诗与词的界限
10 . “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