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说:“承接两宋的元杂剧,演出的场所往往在市井坊间,演出的人员是歌妓戏子,内容方面更多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一些元杂剧作品中,下层人物甚至成为主角。”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重现历史故事B.具有伦理教化的功能
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D.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三方面,说明宋代文化的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以前,占据文坛统治地位的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散文;而元杂剧则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以叙事为主。据此可知,元杂剧更有利于
A.传承官方意识形态B.反映市民的政治诉求
C.表现社会现实生活D.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
2021-11-01更新 | 92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唐诗与宋词B.彩陶画与汉赋C.元曲与小说D.楚辞与文人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2021-01-08更新 | 125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下列属于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是
A.杜甫——《石壕吏》B.柳永——《雨霖铃》
C.关汉卿——《窦娥冤》D.曹雪芹——《红楼梦》
8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列信息,全都属于中国古代同一个朝代的是
A.董仲舒、翻车、白瓷、《清明上河图》
B.京剧、关汉卿、《聊斋志异》《齐民要术》
C.楷书、王羲之、嵩山少林、《石氏星表》
D.行省制、黄道婆、《窦娥冤》《农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B.以抒情写志为主流
C.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2020-11-06更新 | 213次组卷 | 5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后人对元曲的评价。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