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人秦观说:“于是杜子美(杜甫)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不及焉。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可见,秦观认为杜甫的诗歌(       
A.兼收并蓄B.注重写实
C.重视抒情D.沉郁顿挫
2023-1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34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国破山河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些千古名句体现了唐代诗人杜甫(     
A.忧国忧民的情怀B.追求功名的决心
C.认真务实的态度D.自强不息的精神
2023-02-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盛唐边塞诗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该诗派或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或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如“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丈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这反映出当时(     
A.重武轻文的社会思想B.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C.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主流价值观发生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前期的诗歌反映出唐朝开元盛世时的繁荣局面,后期诗歌苍凉悲壮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程。据此可知,唐诗(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点B.主要源自日常生产劳动
C.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D.得益于科举制度的成熟
2022-08-11更新 | 314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昭陵六骏石刻是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立于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6块大型浮雕石刻,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一作特勤骠)”“青骓”“飒露紫”。据记载,李世民为六骏的亲题赞语分别如下,这些赞语
特勒骠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青雅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飒露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拳毛騧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白蹄乌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A.反映了唐朝的风土人情B.客观展现了唐蕃矛盾
C.推动了唐蕃间文学交流D.兼具文学和史料价值
2022-05-26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时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唐朝部分著名诗人的诗作摘抄。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诗作来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人京》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人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杜甫《后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A.诗人在性格上狂放不羁B.诗歌以蔑视权贵为主要内容
C.诗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D.社会风貌呈现开拓进取精神
2022-03-15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李白诗曰:“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杜甫诗曰:“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王维诗曰:“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李、杜、王皆为当时有代表性的诗人,据此可知唐代
A.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现象B.多种思想流派并存发展
C.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思想主流D.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一面夸张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一面更凸显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加倾向于低迷悲观和忧郁忡忡的心理表达,透露出深刻的慷慨壮烈和伤感悲凉氛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诗人力图全景再现社会真实B.思想演进影响文人审美情趣
C.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D.商品经济导致文风日渐世俗
2022-01-24更新 | 58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代边塞诗多表达士人立功边塞,慷慨杀敌等豪情壮志。宋代边塞诗却常透露出士人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沉郁悲凉。这一变化说明
A.文学艺术走向没落B.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主导
C.主流价值发生改变D.政治形势影响文学风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