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元朝(     
A.多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B.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戏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D.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2022-11-16更新 | 220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杂剧的作者大部分是下层知识分子,由于元朝前期没有实施科举制度,他们失去了通过科举当官的希望,于是就从事话本、诸宫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元朝时期汉族知识分子地位较低
B.元杂剧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上升的途径
C.废除科举客观上促进了戏曲发展
D.读书人通过杂剧表达对元政权的抗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该剧本可能是
A.《西游记》B.《感天动地窦娥冤》C.《三国演义》D.《封神演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载:金元之际,连年战乱,社会上的一些友人借编写杂剧以抒发愤懑之情,他们和广大城市居民多有联系,有的还与演员们一起登台。由此可以推知
A.元杂剧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繁荣
B.元杂剧主要表达了底层农民的心声
C.元杂剧作家都参与了元杂剧的演出
D.元杂剧的发展呈现出世俗化趋势
2021-11-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曲至元而盛。曲本词之余,宋人间用俚语。金元愈臻浅俗,杂以胡语。南人所做,谓之南曲以别之。南曲两人对唱,北曲一人独唱,若易人必换宫,又南北之别也。”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曲由末词发展而来,句子长短参差不齐B.元曲多以方言俗语和制语为主,通俗易懂
C.昆曲吸收南曲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特点D.北曲的唱腔板式与艺术特点全被京剧继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队伍壮大,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以下文艺现象,正确的叙述是(  )
A.柳永、李清照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
B.元杂剧标志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C.宋元的绘画更加追求法度,强调规范
D.格律严整的诗到宋进入鼎盛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B.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C.词、话本等文学体裁兴起D.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元时期,诗和散文等正统文学形式逐步走向衰弱,而词、曲等通俗文学异军突起,成为文坛主流,表现出一种变雅为俗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形态的更替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9-10-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2019-08-09更新 | 883次组卷 | 9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