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初的杂剧内容主要体现人道意识、个体欲求,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斗争精神。到了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思想发生了蜕变,以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和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为主。这一变化是由于(     
A.程朱理学影响的加深B.阶级矛盾的缓和
C.民族压迫政策的调整D.市民阶层的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是创作于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的戏曲壁画《大行散乐中都秀在此作场》,该画现存于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内,画面绘有演员和伴奏人员7男4女,共11人。该壁画可用于说明元杂剧(     
A.角色分工明显B.深受宋词影响C.取材固定呆板D.表演形式单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元代杂剧演出的壁画。它出自山西洪洞广胜寺,描绘了一个杂剧戏班登台谢幕的场景。这幅壁画(     
A.可印证元杂剧得到广泛传播B.表明元代杂剧起源于山西地区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重要史料D.说明戏剧是山西主要娱乐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代马致远在杂剧《荐福碑》中借落魄书生张镐之口写道:“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跃有了糊突富。”这折射了当时( )
A.城市经济繁荣B.文人地位低下C.君主专制强化D.民族矛盾尖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族官员由于仕途渺茫,他们的文学修养无用武之地,于是他们将精力转移到文学创作上来……杂剧和小说在元代的兴起,不仅说明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是何等强大,同时也反映了在蒙古人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没落。”由此可知,元代(     
A.政治环境变化促进了文学发展B.杂剧和小说是新创文学形式
C.传统儒家文化受到统治者打击D.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地位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元时期,豪放的北方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中的民间小调融合,形成了一种刚健清新的新乐调——散曲。散曲的形成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创新B.汉族民众喜爱北方民族音乐
C.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D.士族阶层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作为可和乐歌唱的艺术,就其乐调来看,元曲源于北方流行的歌曲,并广泛吸收民间小曲,除与前代的宋词有着密切关系外,还与唐宋大曲、宋杂剧、诸宫调、北胡俚曲、北民俗曲等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血亲关系。这反映出元代
A.戏曲艺术的逐渐成熟B.北方的民族文化逐渐趋同
C.戏曲根植于传统文化D.北方音乐艺术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根据唐传奇《莺莺传》改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改原作的悲剧结局,借女主人公崔莺莺之口,表达了"学梁鸿与孟光(东汉隐士,"举案齐眉"典故的主人公)夫高妻贵,又何必到长安去候春闱(喻指科举)"的人生追求。这表明该剧
A.蕴含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B.继承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手法
C.迎合了封建政府的文化政策D.折射出追求功名的社会心态
2022-01-09更新 | 467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该剧本可能是
A.《西游记》B.《感天动地窦娥冤》C.《三国演义》D.《封神演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载:金元之际,连年战乱,社会上的一些友人借编写杂剧以抒发愤懑之情,他们和广大城市居民多有联系,有的还与演员们一起登台。由此可以推知
A.元杂剧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繁荣
B.元杂剧主要表达了底层农民的心声
C.元杂剧作家都参与了元杂剧的演出
D.元杂剧的发展呈现出世俗化趋势
2021-11-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