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初的杂剧内容主要体现人道意识、个体欲求,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斗争精神。到了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思想发生了蜕变,以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和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为主。这一变化是由于(     
A.程朱理学影响的加深B.阶级矛盾的缓和
C.民族压迫政策的调整D.市民阶层的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元杂剧的许多三国戏中,或赞扬刘备的“宽仁厚德”,或赞美张飞的“勇武无畏”,或表彰关羽的“忠义神勇”,或称赞诸葛亮的“智术非凡”,对“乱中原”的曹操大家则皆予以无情嘲弄。明初小说《三国演义》对刘备集团也是极力褒扬。这说明元杂剧(     
A.宣扬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以讴歌历史英雄人物为主
C.推动了明清小说的兴起D.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元时期,豪放的北方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中的民间小调融合,形成了一种刚健清新的新乐调——散曲。散曲的形成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创新B.汉族民众喜爱北方民族音乐
C.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D.士族阶层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朝时,作为坊间文化的元曲常常在人物台词中尽显批判锋芒,痛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这反映出元曲
A.风格上借鉴了古典浪漫主义B.创作上扎根于市井社会现实
C.题材上多为矫正时弊的主张D.语言上受到科举文章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繁荣景象,如宋代的诗、词、话本、评书、元小令、散曲等众多的文学表现形式。宋元文学艺术的繁荣
A.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社会风尚B.使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
C.推动政府实行“重文轻武”国策D.使文学艺术形式推广到全世界
2021-12-02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曲”原本是宋代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元灭宋后,元曲更加指向“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这表明元曲的变化
A.是宋代君主专制的产物B.只反映世俗民情的内容
C.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D.体现了地方管理的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