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字与书法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隋书法家智永从“二王”来,平正和美,唐虞世南承之;今河北正定龙兴寺的隋碑正书《龙藏寺碑》走秀朗劲挺一路,下启褚遂良等人;山东东阿县陈思王(曹植)墓旁的《曹子建庙碑》刻于593年,浑厚圆韧,开颜真卿一派先河。这表明隋代书法(     
A.偏离规矩严整的传统B.巧力兼至且富于变化
C.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D.开创了新的载体类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三国时期书法家钟繇的书法,无论在笔法还是结构上,都显示出较为成熟的书法体态和气息,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艺术特征。《宣和书谱》评价钟繇书法:“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这一评价针对的是他的(       
A.隶书B.楷书C.草书D.篆书
2022-11-26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所示为东晋南朝时有关书法的部分论述。由此可知,当时书法的发展趋势为(     
论述出处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曹魏书法家)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东晋】王羲之《书论》
王僧虔(南朝初年书法家)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南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A.由注重实用到追求艺术性B.由强调统一到走向多元化
C.由全国普及到家族化传承D.由推崇法家到受儒学浸染
2022-11-2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骨刻字符具有一定数量和分布地域,而且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骨刻辞、安阳殷墟晚商文化骨刻辞,在卜骨材质、施灼和字符等方面的特征上都形成承接关系。这一发现可用于印证
A.夏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B.早期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C.商朝政治具有神权色彩D.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草书始于汉初,在唐代达到极盛。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由此可见,草书
A.融合了其他字体优点B.与官方思想背道而驰
C.易于抒发出情感意境D.笔画分明、结构方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唐张旭的《肚痛帖》(图1)、怀素的《自叙帖》(图2),大量连笔跌宕有势,线条抽象变幻莫测,无序字体中的有序章法,都令人叹为观止,仿佛能从线条上看到书法家的灵感在运笔间闪耀。这反映出
A.汉字演变趋势由繁而简B.书法艺术脱离底层民众
C.书法受到佛教深刻影响D.草书创作严格遵循法度
2022-01-02更新 | 334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盛唐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看似无序无法,线条与结构的空间伸缩力好像自由多变,不受约束,实际上一招一式无不法度谨严、规矩方正”。这反映了当时书法
A.体现了政治清明的特征B.艺术造诣达到顶峰
C.彰显了盛唐法度与气势D.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8 .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光明网书画频道联合北京金正德书画院发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书画展”作品征集活动,号召全国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用画笔讴歌战”疫”英雄,子礼赞战“变”事迹,用艺术的笔触,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变情的强大精神力量。该书法作品中的字体始于
A.商B.汉末C.南北朝D.隋唐
2021-11-2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人编撰的《晋书)把王羲之擅长的书体称为“正书”“细书”。王羲之用笔开始简化,一改三国时期钟繇的翻挑而为敛,一拓直下。横画起笔轻,收笔略重,运笔速度是缓前急后;纵向的笔画、撇画则引笔纵下,竖画伸展、挺直。下列作品中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
A.B.
C.D.
10 .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图显示的是在殷墟考古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2021-11-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