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圣”,如医圣、书圣、画圣、诗圣,其对应的历史人物依次为
A.孙思邈、王羲之、顾恺之、杜甫B.孙思邈、颜真卿、顾恺之、李白
C.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杜甫D.张仲景、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2021-10-30更新 | 1027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优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清代画家黄慎的《渔翁渔妇图》。渔翁身背鱼篓,手拈鱼钩,钩上扑一小鱼,笑容可掬,面向鱼妇,似述家常;而渔妇则回首目对老翁,聆听其述。渔翁渔妇,动态生动,呼应密切。画的左上方自题:“渔翁晴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对此画解释正确的是
A.体现了古代民众生活富足安乐B.作品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C.表明当时美术出现全新的类型D.传统绘画开始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竹,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或表长寿吉祥寓意,用于祝寿;或代表竹竿,表向往隐居生活。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传统绘画日益商品化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2021-04-15更新 | 25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此画反映出
A.北宋市民文化的繁荣B.北宋社会的腐败凋敝
C.作者积极顽强的心态D.作者消极避世的态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它是文人雅士们的心灵事业,藉绘画以抒泄文人们胸中之逸气,并不求工整与形似,也不讲目的与价值,只是随兴所至,表之笔情墨趣,写写文人墨客心府灵境。下列绘画作品与材料密切相关的是
A.王维的诗意画图轴B.明人的《江城送别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清人的《康熙南巡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某学者描述中国古代审美精神的时代变迁时以佛教雕塑艺术为例,“秀骨清像、飘逸绝尘的形态被健康丰满、慈祥和蔼的形态所替代;对悲惨现实痛苦牺牲的描绘倾诉被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所替代;雕塑与壁画强烈对比的矛盾美被相互补充的和谐美所替代。”这位学者描述的时代变迁是
A.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
B.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C.从隋唐到宋元
D.从宋元到明清
7 .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唐诗与风俗画
B.话本与小说
C.楚辞与文人画
D.彩陶画与汉赋
2019-01-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绘画是人类文明的一笔财富,它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古老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绘画风格不断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宋偏安江南﹣﹣“残山剩水”
B.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画、山水画兴起
C.明清时代变革、社会动荡﹣﹣画风雍荣华贵
D.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民间风俗画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壮大C.统治者开明的政策D.资本主义的萌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与色,其于物象体验入微。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认为
A.文人画和西洋画都以形似为重B.文人画和立体派都缺乏科学依据
C.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D.文人画和立体派都注重蕴含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