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汉赋和唐诗
B.元曲和杂剧
C.风俗画和文人画
D.话本和小说
3 .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唐诗与风俗画
B.话本与小说
C.楚辞与文人画
D.彩陶画与汉赋
2019-01-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B.文人画C.宫廷画D.山水画
2019-01-01更新 | 341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最有可能是
A.唐朝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B.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吴鑫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B.花鸟画C.文人画D.山水画
2018-10-25更新 | 15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道:“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材料表明文人画
A.主张逼真的艺术效果
B.体现时事现实的发展变化
C.注重画面的整体美感
D.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
8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杂技
D.戏曲
2018-09-29更新 | 170次组卷 | 42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二综合检测(一)
9 .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瓦肆等娱乐场所的盛行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冶铁技术的提高
B.绘画艺术的进步
C.佛教文化的影响
D.思想观念的变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