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绘画要“师法自然”“师造化”,提倡“唯我”“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强调“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以彰显自我性灵,抒发内心情感。这表明明清之际的文化(     
A.蕴含自我独立意识B.遵循自然变化规律
C.旨在提升道德修养D.具有开放包容色彩
2 . 如图为两幅美术作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都注重对植物细节刻画B.都注重光和色彩变化
C.都具有反对传统的特点D.都有情感价值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时期的苏轼喜作枯木怪石,画竹学文同(宋代画家,善于画竹)。米芾擅山水,师承董源,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意似便已”。这反映出宋代绘画(     
A.以山水、花鸟为主要题材B.关注、研究绘画理论和技巧C.将文人画的发展推向高潮D.重视表达作者的精神意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

材料一王维的诗与画皆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故他崇尚“淡”的意境,其以水墨渲淡之法(渲染)开拓了水墨山水的新境界。他在水墨画方面的创造与贡献,使其被后世视作“南宗之祖”。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名句都成为山水画的母题,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盛赞他开“诗画合一”之先河。

材料二李唐是一位跨越北宋、南宋两朝的画家。他的画风在南宋以后有了变化,如《清溪渔隐》等,风格简练,颇有天趣,这些特点影响到后世的马远、夏圭等。北宋山水(画)多全景,到了南宋则趋向局部的边角,似乎暗喻国势的衰落。如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其间笔墨均清旷爽利,意境悠远,似有淡淡哀伤的情调。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邵仄炯《独立与辉煌——唐宋山水画经典解读》(讲座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维在绘画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维的山水画和宋代山水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影响画风变化的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朝画家讲求细致地观察事物,然后力图准确地将它们再现出来。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提出,画鸟类时必须清楚分辨其身体结构,细致到不同脚爪的指节数量都不能出错。这表明,宋朝绘画
A.属于现实主义流派B.突破了传统写意风格
C.受格物致知思想影响D.开创了独特绘画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下图是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明代画论大家董其昌评价其为“宋画第一”。据此推测这幅作品       
A.关注自然与人的审美取向B.描绘市井生活的民俗风情
C.展示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D.体现文人画的技艺与旨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元朝建立后统治者一度废除科举、画院制度,使很多文人空怀满腹诗书,以致绘画成了他们发泄的工具,隐逸思想在元代文人画中屡有表现,下图黄公望的《雨岩仙观图》。这反映了
A.文人画反映画家对社会的抗争B.文人通过艺术手段表明操守
C.时代变迁对艺术创作的影响D.文人画体现作者对现实的关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为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宋朝的锦绣河山,因此名动天下,深得宋徽宗的赏识。该作品体现出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融家国情怀于艺术
C.价值来自学者发掘D.逼真慕写客观景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画家陈洪绶为《西厢记》作木刻插图,对男女之间的爱情进行了十分大胆的刻画。清代画家石涛在半丈高的巨幅《百美争艳图》中描绘了众位美人的娇羞媚人之态。这些作品
A.推动了中国画开始走向世俗化B.说明了士人对神韵意趣的追求
C.反映出士大夫济世救国的情怀D.彰显了画家反传统的叛逆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是元代画家吴镇的《芦滩渔父图》,画上所题为:“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畔月痕初。轻拨棹,且归欤,挂起渔竿不钓鱼。”落款是“梅老戏墨”。据此可知,该画
A.蕴含了儒家隐逸思想B.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
C.体现了反礼教的精神D.具有借景抒怀的情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