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阳刚奔放,如图1。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2。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     

图1《夏山图》(屈鼎•北宋)

图2《溪山清远图》(夏圭•南宋)
A.艺术创作受到时代的影响B.文人画追求写意的艺术风格
C.艺术创作呈现通俗化趋势D.理学兴起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2021-02-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该幅作品
A.反映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B.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索养
C.掀起了画坛上的一股新潮流D.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外来美术风格
3 . 如图是《宋朝李成的读碑窠石图》,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绘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此图置景幽凄,气象萧瑟古树枝桠奇劲,背景空无一物。下列对此图的风格分析正确的是
A.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D.色彩鲜艳、感情朴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代倪瓒曾说:“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下列绘画作品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洛神赋图》B.《清明上河图》
C.《墨兰图》D.《游春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肌理粗糙的山石,若隐若现的山泉、瀑布、寺庙、骡匹和行人等细节都极其精微:而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占画面大部分的山坡、石块和树木都是逸笔简洁,呈现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灵气,这种变化体现出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C.“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取向D.时代变迁背景下画风世俗化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学家指出:“汉末魏晋朝,……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散,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这种精神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
A.《清明上河图》B.《红楼梦》C.《诗经》D.《女史箴图》
2020-02-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清代画家石涛的《竹石梅兰图》,此画竹叶、梅花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恬淡相间,富有层次。石头画法简率放逸,造型夸张。由此可知,此画
A.开创了立体画的先河B.忽视神韵意趣的描绘
C.作画状物不拘于形似D.注重描绘真实的景物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B.文人画C.宫廷画D.山水画
2019-01-01更新 | 341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造诣非常高,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考试方式非常特殊,他亲自出题,就是一句诗,让大家画出来。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考查众位考生。材料反映了
A.宋朝绘画繁荣得益于科举制度和绘画结合在一起
B.宋朝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阶段
C.宋徽宗的喜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宫廷画院的发展
D.宋徽宗喜欢绘画胜过于治理国家
2018-02-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我国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4)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图5)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图4)                                      (图5)
A.传统文化的影响B.文化思潮的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8-03-1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千人桥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