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拂郎国贡马图》(局部),描绘的是1336年拂郎国(芬兰)使者向元朝宫廷进献宝马的情景。该作品(       
A.反映出中欧交往密切B.说明文人画长足发展
C.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D.体现出元朝疆域广阔
2022-04-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流民图》(如图)是开封安上门的监门郑侠于熙宁七年(1074年)在上奏抨击王安石变法时,根据灾民涌入开封的情景绘制而成。此画使宋神宗大为触动,最终导致了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该作品(     
A.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价值源于君主对其的肯定
C.是政争产物而无史料价值
D.创作受儒学价值观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与初登准噶尔部汗位的达瓦齐交战失败后阿睦尔撒纳请求归附清廷,1754年,清皇帝于山庄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后,又招待阿睦尔撒纳等人一道观看了精彩的马术表演。西洋画师郎世宁等对此进行了纪实性描绘(见如图)。据此可知该画
A.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B.反映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布局气势恢宏具有较强写意性D.体现了清朝宫廷生活豪华奢侈
2022-05-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新八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唐代周舫的名画《簪花仕女图》。其中有两只由高昌转献的、来自东罗马帝国的犬种“猧儿狗”(即“拂林狗”)。该作品
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反映出唐代民族交融的盛况
C.说明唐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证明唐代妇女社会地位超然
2021-08-27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衡水金卷2022届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内人双陆图》(已失传的双陆棋,传说始于天竺,是掷骰行棋的游艺),盛装贵妇对坐行棋,左右有亲近观棋,侍婢应候。此画设色浓丽,线描细劲流畅,贵族妇女浓丽丰肥之态和细腻柔嫩的肌肤特点都表露无遗。这幅作品体现了(     
A.贵妇们崇尚奢靡的生活风气B.人物画重神轻型的造型理论
C.审美观秉承前代胡风壮硕美D.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973年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时期墓壁画《驿使图》,再现了公元3世纪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画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驿使手持文书,胯下红鬃烈马四蹄腾空的形象;有趣的是这位“中国最早快递小哥”生动的面部唯独没有画上嘴巴。这幅画
A.说明我国的邮驿制度起源于汉代B.反映出当时西北边境民族矛盾尖锐
C.纯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高D.体现了真实而又写意的绘画手法
2021-11-25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自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但虹桥已经湮灭,1999年桥梁专家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下图)的精准描绘,在上海青浦金泽古镇复原建造了与虹桥一样的桥。这说明,《清明上河图》
A.是据孟元老的记载而创作B.生动再现了宋代都市生活
C.可以弥补文字史料的不足D.能够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
2022-04-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生学科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曾在晚年作《隐居十六观》,下图为其中之一,名称为“杖菊”。这反映了当时(     
A.市民文化的兴起B.社会核心价值观发生了嬗变
C.作者的价值追求D.文人画成为了主流绘画形式
2023-01-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图1、图2是宋朝小品(小尺寸)花鸟画。该类作品状物精微,力求构思新奇,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在中国花鸟绘画史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据此可知,这类绘画(     
A.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B.具有科学求真的精神
C.体现了文化世俗化趋势D.承载文人的价值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画中四人分别是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和岳飞。画家在题跋里写道:“自王公大人下至牛童马走、妾妇稗官之口,无不称道其武勇忠义君子”。这幅艺术作品

①寄托画家的爱国情怀   ②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蕴含文化的时代价值   ④有利于南北文化融合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022-05-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