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为唐代卷草纹。卷草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该纹在魏晋时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忍冬纹演变而成。其花卉形态消瘦、清朗,纹样简单,单纯质朴,而唐卷草纹多与牡丹、石榴、菊花、兰花、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雍容华丽。这一变化(     
A.体现唐朝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B.表明物种类型决定艺术设计风格
C.说明唐朝民族融合趋势加强D.凸显中外经济交流互动深入
2022-03-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阳刚奔放,如图1。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2。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     
A.艺术创作受到时代的影响B.文人画追求写意的艺术风格
C.艺术创作呈现通俗化趋势D.理学兴起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图1、图2是宋朝小品(小尺寸)花鸟画。该类作品状物精微,力求构思新奇,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在中国花鸟绘画史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据此可知,这类绘画(     
A.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B.具有科学求真的精神
C.体现了文化世俗化趋势D.承载文人的价值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李泽厚在评述两宋的绘画时认为: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也是从“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推移的过 程;而追求细节、真实也逐渐成为宫廷画院和画坛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成为独 步一时的艺坛冠冕。由此可知,宋代绘画审美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A.理学思潮的影响B.世俗化的趋势
C.禅学思想的传播D.文人画的兴起
2021-12-1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对比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
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
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2021-01-13更新 | 347次组卷 | 4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2018-11-17更新 | 47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浏阳市艺术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

材料一王维的诗与画皆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故他崇尚“淡”的意境,其以水墨渲淡之法(渲染)开拓了水墨山水的新境界。他在水墨画方面的创造与贡献,使其被后世视作“南宗之祖”。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名句都成为山水画的母题,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盛赞他开“诗画合一”之先河。

材料二李唐是一位跨越北宋、南宋两朝的画家。他的画风在南宋以后有了变化,如《清溪渔隐》等,风格简练,颇有天趣,这些特点影响到后世的马远、夏圭等。北宋山水(画)多全景,到了南宋则趋向局部的边角,似乎暗喻国势的衰落。如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其间笔墨均清旷爽利,意境悠远,似有淡淡哀伤的情调。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邵仄炯《独立与辉煌——唐宋山水画经典解读》(讲座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维在绘画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维的山水画和宋代山水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影响画风变化的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文人画获得了突出发展,几乎占了画坛的绝对统治地位,又对今天的“中国画”产生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诗、书、画、印的关系,有外在的,还有内在的。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强调人品画品统一。文人画要求画家要有诗的修养,书法的修养,还要有篆刻的修养。中国画之所以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绘画不同,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人画的出现,可以说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起了质的变化,它不仅仅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还起到陶冶人性情的作用,审美的范围也扩展了。

——据林木著《明清文人画》等

材料二所谓文艺复兴,就是“重加革新”这个意思,也就是说笼罩在中世纪阴郁沉滞的气氛中的社会,重新呈现出面目一新的景象。所谓商人是具有自由精神的人。王公贵族和骑士注重规律、节制和服从,而商人市民则注重自由竞争。他们富有进取精神,是活跃的,而且喜欢变化。在中世纪,不论宗教、道德,还是艺术,都是保守、严格、贫乏的。到十四世纪以后,一种明朗欢快的气氛来到了。绘画也一样,在商人们的自由主义中产生的新艺术,构图富于变化,色彩明朗,线条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市民的欢迎。画家们只要是画了非常出色的画,就可以压倒别的画家,而且遵循自己个性的人作起画来更能得心应手。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始注重个性和独创,因为自由竞争,画家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绘画朝着商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据(日)相良德二著《西洋绘画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绘画创作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五代画家荆浩《匡庐图》、董源《龙宿郊民图》没有以突出山的雄伟来形成“势”,而在北宋名作范宽《溪山行旅图》,以及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中,这种“主山”气势威武的感受很强烈,有“人主之势”,并且相应地对其他山峰作出简化。这一变化说明宋代山水画
A.技法出现革命性变化B.追求“正名分”的秩序感
C.比前代更加注重意境D.隐喻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2022-05-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为南宋刘松年创作的《罗汉图》。该图将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其形象已不再具有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旁绘一小僧展衣接受树上猿猴献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艺术风格变化B.佛教的传播影响主流思想变动
C.绘画技术进步促进宗教艺术发展D.儒学世俗化带动社会风气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